幼儿园大班幼儿良好倾听习惯培养(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2年12月03日 12:00:19

  3、赏识的方式,鼓励倾听活动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是由于教师没有注意强化幼儿的优良行为而造成的。当幼儿感到教师在对待好行为和不良行为没有明显差别时,他们的不良行为就会增多。因此,我非常善于发现幼儿表现出来的优良行为,并在这些优良行为出现后立即给予积极评价,设立奖励措施,满足幼儿被肯定的需要,刺激强化,巩固良好的行为。如对倾听得认真的小朋友,奖给小粘贴。活动中,我把自己编的幼儿喜欢听的、较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实际生活的优美的句子说完让幼儿马上复述。如:"我是大(7)班的孩子。""我爱我的班级。""幼儿园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家。""小鸟在林间唱着动听的歌"。"我看见花儿张开了笑脸。"等等,句子由如前面较简单的逐步加大难度。给听得认真、说得好的幼儿及时奖给小粘贴。由于我能对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举手的孩子给予表扬奖励,对于回答问题的幼儿,无论对错,都进行鼓励,没有听讲的孩子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得到小粘贴,就会马上停止其它动作认真倾听别的小朋友的讲话,这时我也及时发现表扬。这样长期强化训练,幼儿认真倾听的好习惯在稳定形成。

  三、家园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要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单靠幼儿园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在做家长工作方面我们是这样做的:

  1、发放有关资料针对家长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我们适时向家长推介操作性较强的文章,如《如何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孩子入小学业前的准备》《指导孩子的倾听习惯》等,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丰富"家长园地"如"任务"栏目专门布置一些小任务,请家长协助培养孩子去认真倾听,以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倾听习惯。

  3、建立家长活动小组我们让幼儿家长和一些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家长结成对子,组成活动小组。在和小学生的交往中,幼儿学到了许多知识,初步了解了小学的学习生活,并对小学生活充满了热切的向往。幼儿家长在与小学生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不同,意识到幼儿的入学准备不仅指知识方面的准备,而且应该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特别是倾听习惯的培养,使得家庭指导工作更切实、更有效。

  4、注意个别指导孩子的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我们就利用家访、家园联系卡、与家长面谈等方式进行个别交流,使家长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孩子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5、通过我们的努力,家长们的观念得到了更新,家教水平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幼儿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了,倾听习惯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所有这些都为幼儿以后的小学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几点思考和体会1、从小抓起,越早越好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在年龄越小时,良好的习惯既容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从幼儿入园初期,我们就有意识的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幼儿有意注意及倾听习惯。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2、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也是统统一下子就都能养成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习惯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大班特别是大班下学期,要让幼儿养成上课认真倾听,要从从幼儿感兴趣的直观形象的教具和有趣的游戏和故事入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再随着幼儿稳定,逐步提高要求。要有耐心,有计划,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好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过急过高,容易损伤幼儿的积极性,是极其有害的。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