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在尊重、满足教师需求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师进行管理园长、助理、教研组长加强对各班的日常巡视,及时了解教师的需求,给予支持性的建议。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师的月、年终考核表,把语言文字工作、日常巡视和教师电子档案纳入教师考评中。建立年终考核后的沟通制度。
(三)达成标志1、教师有自主发展的意识,有规划自己发展的能力,制定出适合本人的、有针对性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2、教职工的师德修养有明显提高,能关注全班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得到幼儿和家长的认可,在师德方面无家长投诉。
3、"十一五"园本研修计划顺利实施,按时间节点完成相关培训。
4、培养县级名教师2-3名,新增学科带头人1-2名。
5、教师在专业精神、专业能力上的差异缩小。
承担公开教学任务的面广,教师的个人电子档案的质量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和实施能力不断增强(从考核和督导评估中看)。
6、教师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日常教学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为,能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
教师观察幼儿和解读幼儿的能力有明显提高,为幼儿建立的成长档案能体现孩子发展个性。
7、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能围绕专题大胆实践,积极参加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园本教研的参与度高,有效性高。
教师设计活动、听课和评课的能力明显提高,初步形成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习惯。
四、实现幼儿园发展目标的保障机制为切实保障幼儿园三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幼儿园采取以下措施:
1、组织保障幼儿园建立以园长为首的教师三年规划实施的领导小组,以支部书记为首的三年规划实施监控小组和三年规划实施评价小组。按照三年规划的自评机制定期对教师的三年发展规划的实施进行自下而上的自评、他评,并针对评定的结果对规划进行调整。
2、制度保障不断完善三年发展规划园本评价制度,并按制度定期对教师三年发展规划进行实事求是的自评。建立幼儿园顾问团,聘请市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方面的专家,对培训教师的工作进行指导和提供决策建议等。
3、经费保障在今后的三年内,根据规划中的重点发展项目,合理运用教育资金,提高教师培训投入的效益。根据研究型教师的需要添置相应的设施设备。(如教师学习、工作的信息资料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