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2米左右。
(7)能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
(8)能快跑15米左右。
措施:
(1)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影响幼儿。
(2)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幼儿,注意发现幼儿的优点,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不与同伴做横向比较。允许幼儿表达自己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冷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接受的;发现幼儿不高兴时,主动问问情况,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
(3)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不乱吃他人的东西,不做危险的事情。
(4)开展丰富多样、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各种身体活动,如走、跑、跳、攀、爬等,鼓励幼儿坚持下来,不怕累。
(5)利用多种活动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如:
走平衡木,或沿着地面直线、田埂行走。
(6)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多走路、少坐车;自己上下楼梯,自己背包。
2、语言目标:
(1)能听懂日常对话。
(2)愿意在熟悉的人面前说话,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
(3)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必要时能配以手势动作。
(4)喜欢跟读韵律感强的儿歌、童谣。
(5)爱护图书,不乱撕乱扔(6)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
(7)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
措施:
(1)教师在和幼儿对话时尽量说幼儿易懂得简单的语言。
(2)尊重和接纳幼儿的说话方式,无论幼儿的表达水平如何,都应认真地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
(3)对幼儿讲话时,注意结合情景使用丰富的语言,以便于幼儿理解。
(4)教师要经常帮助幼儿复习已学过的儿歌、故事。
(5)当幼儿因为急于表达而说不清楚的时候,提醒他不要着急,慢慢说;同时要耐心倾听,给予必要的补充,帮助他们理清思路并清晰地说出来。
3、科学科学:
目标:
(1)喜欢接触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
(2)经常问各种问题,或好奇地摆弄物品,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3)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4)能感知和体验交通工具对自己生活和活动的影响。
措施:
(1)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用自己的好奇心和探究积极性感染和带动幼儿。
(2)容忍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甚至破坏物品的行为,可引导他们活动后做好收拾整理。
(3)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4)和幼儿一起讨论常见科技产品的用途和弊端。如:汽车等交通工具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对环境的污染等。
数学:
目标:
(1)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同的形状感兴趣。
(2)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
(3)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点。
(4)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5)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并能说出总数,能用数词描述事物或动作,如我有4本图书。
措施:
(1)和幼儿交谈或读书讲故事时,适当地运用一些有关形状的词汇来描述事物。
(2)和幼儿一起寻找发现生活中用数字作标识的事物,如电话号码、时钟、日历和商品的价签等。
(3)收拾物品时,根据情况,鼓励幼儿按照物体量的特征分类整理,如整理图书时按照大小摆放。
(4)结合生活需要,和幼儿一起手口一致点数物体,得出物体的总数。
(5)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5、艺术音乐:
目标:
(1)喜欢听音乐或观看舞蹈、戏剧等表演;经常自哼自唱,喜欢模仿有趣的动作、表情和声调。
(2)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能跟随熟悉的音乐做身体动作。
(3)能用声音、动作、姿态模拟自然界的事物和生活情景。
措施:
(1)经常让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2)理解和尊重幼儿在欣赏艺术作品时的手舞足蹈、即兴模仿等行为。
(3)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他独特的表现方式。
美术:
目标:
(1)喜欢观看绘画、泥塑或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
(2)常涂涂画画、粘粘贴贴并乐在其中。
(3)能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大体画出自己想画的人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