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体验感受盲人活动的不方便。
2、激发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热情。
活动准备:
1、蒙眼的眼罩20个,盲棍20个。
2、创设相关的体验场景:小路、小山、滑梯、餐桌,桌子的四边分别放四个水果小碟子:分别装有苹果、香蕉、梨、橘子。
3、音乐:神圣之歌、爱的奉献。
活动过程:
1、 师生进入体验场。
老师交代体验要求:面朝体验场,你们猜一猜,老师现在带你们到这里来干什么?
一会儿我们要来做盲人,(师用手示意)盲人要走过弯弯的小路、绕过小山、玩会儿滑梯、在餐厅里吃点东西,好不好?好,我们转过身,坐下来。
看,我为你们准备了这个,用来干什么呢?这叫眼罩,用来蒙住眼睛做盲人的,你如果把眼罩拿下来,是不是盲人了?所以,眼罩千万不能拿下来,知道了吗?
今天我们做盲人不是比速度快,只要能安全到达就是能干的宝宝!
你们愿意接受这项挑战吗?好的,真勇敢!
我们一个一个带上眼罩!手不能再碰眼罩了!看的见吗?心里是怎么想的?没关系,老师会一直在你们身边。
(不想做盲人的小朋友和×老师在一起,一会你们想参加也是可以的!)2、体验正式开始。
场景一:找老师。
请到×老师身边来!往前走,我在这儿呢!
场景二:走过小路、绕过小山、玩滑梯。
好,跟着我一起走过小路。在听一听我的声音在哪里?
出现状况:你们怎么啦?心里是怎么想的?
如果你够勇敢的话,就一个人慢慢走,别着急;如果你需要盲棍的话,就请你举手!
×,听着老师的声音再走,真好!
如果有孩子想退缩,师上前:“再坚持一会,我相信你是最棒的!”
耳语:不许偷看!遵守规则!
我们从小山边走,不能撞上去。
前面是滑梯,大家来摸一摸。想上去玩吗?玩玩看!
如果有孩子哭了,师上前:“别哭,你想怎么样?你想干什么?”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
场景三:找食物吃。
轻轻的下来吧,前面到了餐厅,有一张桌子,桌子的周围每个人有一把椅子,大家找一把椅子坐下来。
好,大家都坐下来吧!
桌子上有苹果、香蕉、梨、橘子,老师发给你们每人一把勺子,开始吃吧!
你吃到没有?吃到了什么?
(问不想做盲人的小朋友:看到他们吃东西,有什么感觉?你想做什么?好的,你去帮助他!)我看你们头上都出汗了,心里一定很着急吧?是不是很希望把眼罩拿掉啊?
好吧,把眼罩拿下来,放在桌子上,继续吃,把刚才没有吃到的水果尝一尝!
3、谈体验和感受刚才我们扮演的是谁?有什么感觉?心里是怎么想的?
刚才盲人走路、玩滑梯、吃东西和我们平时玩滑梯、吃东西有什么不一样呢?
是的,大家都觉得看得见的时候,做什么都方便,刚才有的小朋友忍不住想把眼罩拿掉,因为什么都看不见真是太难受了。
我们再来请没有做盲人的小朋友说说,看到他们做盲人这么不方便,你有什么想说的?
真正的盲人是看不见任何东西的(背景音乐:神圣之歌)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生活在漆黑漆黑的世界里,做什么事只能用手摸、用耳朵听。
4、激发幼儿与盲人的共鸣。
有一位盲人姐姐,她是一个外国人,她叫海伦、凯勒,在她一岁的时候,眼睛就看不见了,从此以后,她只能在黑暗中生活,她在一本书上这样写道:假如给她三天的光明,第一天,她想看看亲爱的爸爸、妈妈、老师和朋友;第二天,她想看到白天和黑夜,看到什么是太阳和月亮;第三天,她想从自己的家出发,到外面,去看看绿绿的草、红红的花,还有那蓝蓝的天(音乐减弱),可是这样的愿望她是一辈子也不能实现的!(音乐停)听了这些,你有什么话想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