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选择小组,并与同伴轻声商量角色的分配。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组长的组织下相互协商分配角色,在组长的组织下相互协商分配角色,顺利地开展活动。
4、游戏结束
针对重点指导进行简评。
表扬表演认真,生动、形象的幼儿,并请其他幼儿以此为榜样学习。
第三阶段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针对上次活动进行讨论,分析了上一次活动中玩得不开心,而且游戏时间又短的原因,同时请扬翊君那一组的幼儿介绍了"先进经验",通过对比、讨论,使幼儿知道了争吵是没用的,互相协商能解决很多问题,能有更多的游戏时间。在具体游戏中,我有目的的对幼儿的分组进行引导,努力做到能力强弱搭配,帮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开展游戏。
在这次活动中,我尝试让幼儿学习自由组合,再推荐组长的方法,但在活动中我发现这种方法对本班幼儿似乎太难一点,幼儿在我宣布游戏开始时,无从下手,虽然我一再强调做法,幼儿依然不明白,许多幼儿跑来跑去,不知道该怎么办,有的幼儿干脆跑来问我:"谭老师,我在哪一组?"……看着班上乱哄哄的样子,也许对一个刚上中班的幼儿来说这种办法可能太复杂了,幼儿还无法自如运用协商和合作的方法开展游戏,因此我急忙调整思路,让全班幼儿集体推荐5个组长,让幼儿自由选择,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选什么样的组长有利于游戏顺利开展。至于让幼儿尝试学习自由组合,再推荐组长的方法,我想在幼儿能按自己的标准进行评价同伴的游戏情况时,逐步引导幼儿进行。
第四阶段
增加活动资源: 《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游戏道具。
1、谈话导入活动。评价前次游戏的优点及不足。
2、提出游戏要求:
(1)"羊村剧场""森林剧场"两组游戏。
(2)每组要互相协商进行表演。
(3)游戏结束后,要一起收拾材料。
3、幼儿分组表演,教师巡视观察。
(1)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分成六小组,并与同伴轻声商量角色的分配。
(2)注意:1)表演过程中不随意离开自己的游戏场地。
2)人物出场的顺序。
4、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小组评议。
(2)集中评议。对于有创造性表演的幼儿给予鼓励和表扬。
第四阶段活动反思:
通过4个阶段的游戏,幼儿对表演游戏有了很大的兴趣,已能较好掌握了表演游戏的活动方式,他们能按自己的意愿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初步学会用协商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故事中角色,尽情地宣泄自己的情绪,表演的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我认为这对刚升入中班的幼儿已是很好的表现。
但通过这次活动,也暴露出班上幼儿存在的问题:组织能力弱,依赖性极强,在活动中盲从心态大,分析其中的原因除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外,家长的因素占很大的部分:1、班上幼儿都是独生子,平时家长工作很忙,幼儿由老人照看,老人溺爱,凡事包办,使幼儿形成一种无助感,在活动中无主见,只有盲目跟从;2、有个别幼儿以自我欲望为中心,遇事不懂得与同伴协商,不愿接受同伴的建议,时常引起纠纷;3、有一些家长惟恐孩子吃亏,无论是幼儿在生活上、学习上或与同伴发生矛盾时,总喜欢越俎代孢,为自己的孩子出头解决,这就使幼儿遇事只等老师来解决…..诸多的原因造成幼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形成障碍,首先表现在游戏活动中:无组织号召能力、无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幼儿必须学会与同伴合作和以社会接受的方式来行动,单靠几次的游戏是不够的,我想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开展值日生、小组长等活动,尽量"权力下放",多给幼儿一些机会,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当幼儿遇到问题或发生小纠纷时,让幼儿学习自行协商解决;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主题活动:我们是好朋友……多采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的形式;同时通过家长会,提出一些家园配合的措施,如:请家长对幼儿适当的'放手',不要过度溺爱,凡事包办,培养幼儿的独立性;鼓励胆小的幼儿与别人交往、对幼儿的无理的行为和要求说"不";当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与幼儿共同商讨解决的方法;……我想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耐心细致地引导,一定能促使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