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的目标。
至于故事中蕴涵的另外一个含义:
勇敢地面对可怕、困难的事情,并坚持把它克
服。故事中两个角色从逃避、害怕到忍耐、面对,最后终于坚持克服恐惧,这样一个心理变
化过程。
在本次活动过程设计中我有提及,
但是没有强调。
我觉得绘本故事的画面内容本身
就告诉孩子们了,没有必要用语言反复去强调,不如让幼儿在尝试用动作、
表情、
神态来表
现故事内容时,用心去体验,来得更真切。
三、活动准备:
包括经验了解、物质准备两方面。
在活动前,我有一个活动前承,在下面过程中有提及,通过问卷了解幼儿相关知识经验
有多少。
并在家长交流中获悉班级里有两个家长很喜欢购买优秀绘本读物
(邱立涛、
张靖潇)
,
本次活动的绘本就是向其中一名邱立涛借的,让这些家中的优秀读物得到合理的资源共享,
让这种亲子阅读的融融氛围在班级内扩散。
在这次活动之前,
我还特地邀请张靖潇妈妈来幼
儿园助教,
让自己聆听一个非幼教人士在与幼儿共读绘本过程中,
向我传递出来的各种信息,
包括:与孩子交流的语气、语速,夸张的表情,毫不吝啬的赞美等等。
物质准备:因为绘本数量及大小原因,制作了简易的
PPT
,为的就是让幼儿能够观察得
更仔细,
不受干扰。
鳄鱼头饰和医生帽子各占班级幼儿人数的一半,
为的是让小班孩子明确
自己的角色,
增加表演兴趣。
而且特地将医生形象改成一般的白色帽子,
为的是头饰的反复
利用,便于投放在角色游戏区
“
小医院
”
中。
四、过程设计:
1
、活动前承:有关
“
鳄鱼、牙医话题
”
的问卷。
目的是通过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鳄鱼、牙医的话题,开始关注这两个角色,并了解
孩子的已有经验。
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商讨填空并打勾:
(
1
)目前宝宝有
颗牙齿?有无蛀牙?(有;没有)
(
2
)妈妈有蛀牙吗?(有;没有)
(
3
)爸爸有蛀牙吗?(有;没有)
(
4
)宝宝看过牙医吗?(看过;没看过)
(
5
)你觉得(或者想象中)牙医是怎样的人?(可怕的;亲切的;讨厌的;其他)
(
6
)宝宝一天刷几次牙?(
1
次;
2
次;
1
次也不刷)
(
7
)宝宝见过鳄鱼吗?(见过;没见过)
(
8
)在哪里见过鳄鱼?(动画片;图片;画报;动物园;其他)
(
9
)你觉得鳄鱼是个怎样的动物?(可怕的;凶残的;难看的;滑稽的;其他)
(
10
)你会说
“
高路洁
”
广告词吗?怎么说:我们的目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