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标记。知道它们的含义。
2.学习将观察记录的安全标记分类。
3.感受安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家长带领幼儿到不同的地方,如马路、商店等处调查有关的安全标记。设计相关的调查表格。(详见本活动后“教学材料”)2.教学挂图与幼儿用书:《有用的安全标记》。
3.卡片、纸、笔、油泥板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与生活有关的安全标记.并了解它们的含义。
二、教师启发幼儿说说自己的调查情况。
教师:你们在马路上、商店等地方发现了什么样的安全标记?(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标记)三、教师引导幼儿分析安全标记的图示含义,如斑马线是什么意思,它是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意思?又如图示上有一个斜画线是什么意思?(否定,不能。)四、教师和幼儿分析调查表格。学习按照不同特征对表格进行分类o1、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安全调查表格”,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类的,如按照地点的不同分类的。
2、教师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将这些安全标记按照“肯定”与“否定”的标准分类。
教师:我们看到的安全标记除了按地点的不同进行分类,还可以怎么分类?启发幼儿观察标记的图示,如有的图示上有“斜画线”,这是什么意思?让幼儿知道“肯定”与“否定”的标记。
3、教师组织幼儿学习将安全标记按照“肯定”与“否定”的标准分类,进一步了解安全标记的含义。
五、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安全标记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六、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游戏区域内应制作的安全标记,如娃娃家、商店、小汽车的游戏,启发幼儿再想想可以在什么地方设计安全标记,并制作。
七、教师和幼儿共同玩游戏,观察幼儿设计的相关标记,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八、教师和幼儿共同参观游戏区域,请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安全标记,大家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九、教师和幼儿继续游戏和模拟练习一些安全的行为,并指导幼儿在外出时注意安全,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