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胎教文化,为什么你的孩子不成材?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8年11月13日 14:30:10 

  1西周时期,注意胎教问题

  《大戴礼记·保傅》篇中就有关于胎教的记录:  “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右。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缊瑟而称不习,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则太宰倚斗而言曰:不敢以待王太子。”所以,西周时期,地位、阶层高的王室成员已经开始了胎教的实践。

  中国历代君王中,聪睿智慧者不乏其人。他们身上具有的杰出才能常常被后人神化,冠以“天子”之名来解释。但是,我们客观分析一下不难发现:这些能力的具备除了他们后天成长之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精通经史子集中的治国之道外,不是还与他们尚在母胎时的熏陶有关吗?

  例如周文王姬昌是奠定西周兴起大业的一代名君。他的母亲太任在怀文王之时,就实行了胎教之法:“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列女传》卷一《周室三母》)

  南宋礼学的泰山北斗朱熹也提及于此:“太任性行既美,又能胎教,故文王之生,明无不照,圣无不通,教之以一,即能识百,后为周家始受命之君也。”(《小学集注》卷四《内篇·稽古》)

  宫廷中的事物往往是人们仿效的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胎教渐渐传入到民间。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集大成者孟子就接受过胎教,孟母是妇孺皆知的一位有见地的女性,“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之事迹也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正是这位伟大的母亲在当时已有了很明确的胎教意识: “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韩诗外传》卷九)

  应该说,母亲对自己的孩子都是寄以厚望,希望子女能够成龙成凤,有所作为。在这一点上,平民妇女较之于王室后妃是毫不逊色的。

  2朝代更迭,胎教也不断发展

  西汉另一位大学问家刘向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上,较为全面地阐述了胎教之道:“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列女传》卷一《周室三母》)而且他认为妇女妊娠之时“必慎所感”,定要修身养性。若孕妇如此这般地按胎教之道来规范自己,“则生子形容端正,才德必过人

  矣”。

  东汉的杰出思想家王充在胎教问题上也有独到见解。他以“气”来解释人乃至万物的形成,而且人的健康与否、寿命长短也是“气”所导致的。正如他在《论衡·气寿篇》中云:“夫察气握则其体强,体强则其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若母亲在受“气”时不谨慎,“必妄虑邪”,所生之子就会“狂悖不善,形体丑恶”。(《论衡》卷二《命义》)所以,他也十分推崇胎教之道。

  汉代学者对于胎教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司时,他们的著书立说也吸引了中医学家们的目光。南北朝时期,中医学家就开始运用中医学理论来研究胎教。其中的佼佼者当推徐之才。他在《逐月养胎法》一书中较为详实地解释了怀胎十月的过程,并提出需逐月禁忌的事项。如:“一月,宜食大麦,毋食腥辛,不为力事,寝必安静,勿令恐畏”;“五月,卧必晏起,沐浴浣衣,深其居处,厚其衣服,勿大饥,勿甚饱,勿食干燥,勿自炙热,勿大劳倦”;“八月,和心静息,勿使气极,勿食燥物,勿辄失食,勿怒大起”等等。这些要求都有一定合理性。

  隋唐时期的《诸病源候论》和《千金方》两部医学名著中也有对胎教理论的系统介绍。其中特别之处就是两位作者即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两位名医—巢元方和孙思邈关于胎儿性别的研究。前者通过孕妇脉象的沉浮强弱可以诊断出是男是女、胎儿是否健康发育等,实堪为一绝,令人称奇。后者认为“旧说凡受胎三月,逐物变化,禀质未定”,所以在“未有定象”之时外物的强化感染可影响到胎儿的性别,即“欲生男者操弓矢,欲生女者弄珠玑”,这自然给渴望生男生女的人们以莫大的惊喜。这在今人看来当属荒谬的理沦却在当时极为流行。

  此后,随着中医学对妇科、儿科研究的不断成熟,胎教的内容也不断充实,护胎、保胎的方法更进步、全面。宋代《便产须知》中有对孕妇“勿乱服药,勿过饮酒,勿妄针灸。……勿举重、登高、涉险……勿多睡卧,时时行步,勿劳力过伤”的要求。

  而清人陈复正更具科学性地修正了“操弓弄玉”、“见物而化”的理论。他在《幼幼集成·护胎》中说:“要知生子之道,精气交媾,熔液成胎”并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故少欲之人恒多子,月多易孕,气固而精凝也。多欲之人常艰子,且易夭,气泄而精薄也”可见,此时的人已对怀胎生子有较为正确的理解。

  3儒家的胎教观

  在儒家伦理道德为主宰的传统社会中,士大夫对胎教之道可谓是重视之至,要将其“书之玉板,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大戴礼

  • 古代胎教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