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关系难处理,看看这几点!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21年07月28日 09:35:39 

  自古以来,婆媳关系就是这世间最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

  但它又是很多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毕竟没有多少人会选择不结婚,也没有多少人做到像papi酱那样的婚姻关系。

  古往今来因为婆媳关系失和的夫妻不胜枚举,比如古代,《孔雀东南飞》里的焦仲卿和刘兰芝,刘兰芝长得好看,又多才多艺,还很能干,求爱者众,却偏偏嫁给了小吏焦仲卿。

  这本来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可焦仲卿的母亲却始终觉得刘兰芝配不上自己的儿子,还处处刁难,逼着儿子把她休了,结果悲剧了,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

  到了现在,因为婆媳关系而争论不休,离婚的更是数不胜数。

  1、婆媳矛盾的焦点在于男人

  女儿是父亲前世的小情人,儿子何尝不是母亲前世的小情人。

  所以对于婆婆而言,突然闯入的儿媳,就是要把儿子从自己身边抢走,婆婆这时候就会产生嫉妒心理和失控心理,潜意识里会觉得“儿子是娶了媳妇忘了娘”,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自然会对儿媳产生敌意。

  很多人会觉得作为丈夫要调解好,婆婆和自己老婆的关系,但大部分人只会越调和矛盾越激烈。

  儿子听妈妈的,对妈妈太好,老婆会说他不宠爱自己,说他是妈宝男,质问他,娶的是她还是她妈。

  要是儿子听媳妇的,训斥妈妈,那当妈的会更加委屈,甚至会觉得是儿媳妇教唆的,更加地认为儿媳是个坏女人。

婆媳关系难处理,看看这几点!

  2、想处理好婆媳关系,不能一味地讨好婆婆

  之前有个同事小a,她跟老公谈恋爱的时候,老公的妈妈就不太喜欢她,但拗不过儿子,还是同意两个人结婚。

  小a心里一直在想,只要自己好好表现,婆婆总有一天会待她像亲生女儿一样好,小a的爸爸妈妈,老公也都是这么跟她说了。

  这怎么可能吗?

  果然,两个人结婚后,小a基本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婆婆要做点活儿,她就抢过来做,婆婆要吃好吃的,穿好吃的,她变着花样地做,省钱给她买,可这些并没有暖化婆婆的心,反而对她越来越挑剔。

  衣服没洗干净就骂她,会不会洗衣服;炒菜,盐放多了,直接骂,这是给人吃的吗。

  根本不拿她当儿媳,而是免费保姆。

  她委屈地跟老公诉苦,老公也只是让她再坚持坚持,让她再努努力。

  最后她实在是受不了,选择了离婚。

  小a的不幸遭遇,也不能说她做错了什么,而是她没明白,人性的残酷之处在于,你对人家好,人家不一定记得你的好,反而会恃宠而骄,看不起你;你越对他不好,他反而不敢招惹你,觉得你神圣不可侵犯。

  讨好得来的好感,根本不是真的好感,那只不过是人家的一丢丢善意罢了,爱情如此,更何况是婆媳关系。

婆媳关系难处理,看看这几点!

  3、用渣男的方式处理婆媳关系

  有个咨询师的朋友之前跟婆婆的关系也是矛盾重重,剑拔弩张,可如今两个人却亲如闺蜜。

  我问她是怎么做到的。

  她告诉说,其实很简单,看看渣男是如何俘获女人心就知道了。

  首先,渣男是很懂女人心的,所以想要处理好婆媳关系,也要搞懂婆婆的心理,婆婆的心理,其实就是害怕儿媳把儿子抢走了。

  其次,就是要要态度,该怼的就要怼,不能让婆婆以为自己是好欺负的,但怼了之后,一定要去哄一下。

  也就是所谓的,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

  她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次,她婆婆特别过分,把她卧室里,跟老公的结婚照都给收起来了,说是不想摆在家里,不好看。

  她觉得婆婆这纯粹是找事儿。

  于是等老公上班去了,就拉着婆婆说:“妈,您要是不喜欢我跟你们一起住,那我们就搬出去单过,反正我又不是买不起房子。”

  “当初之所以,选择不让他跟我搬出去,是考虑到您跟爸年纪大了,身边总得有个人看着。前段时间,他还跟我说,要不要搬出去单过,我还劝他说,你都跟爸妈住习惯了,搬出去,您和爸会舍不得的。”

  这么一说,婆婆一下子明白了,连声说:“我只是觉得上面有了些灰尘,所以就取下来擦了擦,我这就去拿回来。”

  第二天,她又买了个礼物给了婆婆,跟她示好,说她是小辈,容易冲动,让婆婆多担待。

  看见没有,我这位咨询师朋友就深得渣男之道,很有心机,抓住了她的弱点,害怕儿子不理她。

  同时,又深得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的心理控制法,让婆婆不敢轻视你,同时有了甜枣的加持,又对你讨厌不起来。

  婆媳关系的实质,是围绕一个男人的"三角关系”。

  男人的调和至关重要,但如果一个男人的情商不够高,把希望寄托于男人身上,只会让婆媳的矛盾愈演愈烈。

  所以,真正聪明的女人,不会去一味地讨好,而是会用渣男的方式,洞悉婆婆的心理,打一巴掌,是为了让婆婆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里,自己也是不好惹的。

  而给一个枣,会让婆婆重新拉回来,让他们知道你不坏,只要不触碰底线,儿媳可以对自己很好。

胎教音乐
  • 婆媳关系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