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6年09月14日 10:57:56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会发现很多没有自理能力的幼儿。那么究竟哪些行为才是没有自理能力的表现,怎样看待这些没有自理能力的幼儿及如何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这也是我们家长最为关注的话题.现就这一问题讲一下,仅供大家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时参考: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1、端正认识

  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往往起始于父母对子女的娇惯。家长过度爱护,许多应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长习惯包办代替,亲历亲为。孩子是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心肝宝贝”,在家许多大人围着他转,哄他们开心,认为只要孩子吃好、健康就好。因此许多小朋友吃饭要喂,有些爷爷奶奶为了哄好孩子一餐饭,要跟着走好多路,或边喂饭边让孩子看电视;帮他们解小便,穿脱衣服,大人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愿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从而导致发展迟缓。

  这就抑制了他们活动的动力,削弱了探索外界事物的主动性。表现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产生怕苦畏难,消极懒惰、缺乏恒心等现象。中

  2、小事做起幼教网4家教4儿童

  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我来洗,我来拿,我自己……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现在孩子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而且越小越难教,孩子大了,学得也快。因此这样教养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包办,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在各方面的发展,与其它小朋友都有明显的差距。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要使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一般来说,孩子对于新鲜事物总是感兴趣的,对于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事情也总是持积极态度的。因此,要注意引导,从收拾自己的玩具、用具、打扫房间的卫生、洗小衣物等小事做起,培养他们的劳动兴趣。

  3、养成习惯 6家教6儿童

  俗话说:“习惯之始如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养成自理的习惯。你要给孩子指出行动的方向,规定其要达到的目的,并经常检查督促。不要怕麻烦,嫌孩子动作慢,或吃得脏 由于小朋友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家长嫌脏,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家长后悔没帮他洗;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还要重穿,耽误了上班时间……。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减少避免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要通过有规律的“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起床”和“饭前便后要洗手、常剪指甲”等,对孩子进行反复的实践锻炼。 中

  4、“管”、“放”结合 幼教网9家教9儿童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做到“管”、“放”结合。所谓“管”,就是在孩子办某件事时,要过问一下,估计一下有什么困难,预先做一些必要的指导;所谓“放”,就是要放手让孩子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孩子才会增长才干。

  二、为什么要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小班幼儿从家庭生活过度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孩子们带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来到幼儿园,孩子们如何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如:1、独立洗手,方法正确。2、能排队轮流不拥挤,3、不玩水,节约用水。4、安静就餐,坐姿良好。5、正确使用餐具,自己独立吃饭。6、餐后自己放餐具,擦嘴。7、养成定时大小便的习惯。8、学习自己擦屁股,穿好衣裤。9、需要时能随时入厕等等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

  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也是为适应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因为幼儿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善,动作不灵活,影响了他们的认识和探索,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了幼儿肌肉的发育和完善,促进他们动作的协调发展,有专家研究:人的双手和人的大脑的神经是紧密相连的。幼儿通过亲手的操作可以锻炼脑和手的协调性,而且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我们要把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小班阶段的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胎教音乐
  • 在园生活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