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常说“不”扼杀孩子的好奇心(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5年09月14日 09:11:24 

  如果换做在国内,孩子到父母的单位,这里翻翻、那里动动,或者想参与到父母的工作中去,恐怕换来的就是:“别动了,你又不会”或者“别给我添乱了,你懂什么呀”……在没有发现孩子自身优势之前,就急于否定孩子,极大地打压了孩子的探索欲和自信心。长此以往,孩子就会按照父母塑造的方向去成长:“我还小,什么都不懂,还是不要尝试了,爸爸妈妈会说我的”……

  一个事事觉得自己不行、常常生活在父母影子下的孩子,连尝试的信心都没有,又怎么会有尝试的兴趣和动力呢。

  常被闷在家里的,会让孩子越待越傻

  哲学家别林斯基说:“人的生活像广阔的海洋,在它的深处保存着无数的奇迹。”在大自然中,有许多事物都是我们无法用平常的眼光来看待的,如果孩子总是被“关”在家里,缺乏探索的机会,孩子就永远无法获得真知。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格雷泰尔·维伦及其同事通过面对面交流、观察和记录等方式做了调研,研究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及其获得的成就感。研究人员记录了参试儿童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长及其对自然界的感知及审美能力。结果发现,与经常宅在家的孩子相比,常在户外玩的孩子能更多地感觉到大自然的力量,对世界更有归属感。维伦教授表示,多在户外玩耍也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每周去户外活动5~10小时,能让孩子更多地感知大自然中的色彩、对称性及平衡感,同时还有助于培养想象力,激发其好奇心。所有这些都会让孩子学到更多知识,培养多种能力和素养,成就感也随之增强。

  一位父亲是这样评价大自然的:

  “我认为森林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游玩场所,在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里,孩子想怎样玩就怎样玩,在草地上、在阳光下,他会感到自由自在。我经常带孩子到这样的地方去,告诉他各种各样的树木和鸟类的名称。我们经常会摘一朵花,共同研究花朵的构成;我们还会敲下一颗成熟的果子,一起解剖果子;我们经常砸下一块岩石进行观察;我们经常观察昆虫的生活习惯,窥视鸟类在树上做巢;我们经常拍摄一些孩子未曾见过的花草、树木和风景等。这些都启发了孩子的好奇心,锻炼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孩子创造性思维。”

  没错,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学习课堂。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对外界事物感到好奇,什么都想知道,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会向父母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虽然经常去同一个家附近的公园,但孩子却总能发现除不一样的地方,于是去问父母:“这是什么呀?”这时,作为父母亲就应该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详细解答孩子的疑问,以进一步激发孩子观察的兴趣,而不是草草的应付或只是不耐烦的回答,比如“这不一直都一样吗,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作为一个用心的妈妈,应尽可以利用大自然和社会给孩子上一些精彩的课。节假日和双休日,你可带孩子到郊外游玩,也可带孩子到少年宫、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孩子接触的事物越多,产生的新想法就越多,就越会对探索充满兴趣和欲望,这就是良好的、积极的循环了。

胎教音乐
  • 智力开发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