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将全部的感官全都运用进去了,当然,下回妈妈就可以带着宝宝去公园实际演一遍故事内容。
不仅能带给宝宝创意及想象力,丰富的故事内容也会深深吸引宝宝的注意,如果可以实际运用在生活中,宝宝能得到更多全感官的学习。
全脑多元智能潜能开发
1. 将八大智能(逻辑-数学、语言、视觉空间、音乐音感、肢体动作、自我内省、人际、自然观察)运用在生活之中。
2. 把握每一个可以学习到八大智能的机会,例如教宝宝盖房子就是学习空间智能、带宝宝到朋友家去玩就是学习人际智能、到公园里去看看树木的变化就是学习自然观察等。
3. 此外,我们的脑是分为左右脑,左脑是掌管语言逻辑的脑,而右脑则是掌管直觉影像的脑,而左右脑连结在一块,可以多多利用左右不同的特性来加强宝宝的全脑开发。
4. 例如闪图卡、翻绘本、说故事给宝宝听、亲子音乐律动,启发右脑画面的想象力与音感能力;教宝宝背唐诗、因果关系、逻辑推理、认字阅读,增加左脑语言与数理的基础。
从全方位的角度来看宝宝的学习,爸妈就不会只拘泥在狭隘的教育上,例如以为教育就是不停地学英文、看书,事实上,宝宝的聪明来自于多元且丰富的刺激。
解决问题的能力
1. 爸妈故意设计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让宝宝自己去想办法。
2. 例如将玩具放在比他身高略高的桌子上头,宝宝必须垫脚或用旁边的工具将玩具拿下来;或是用个纸盒把玩具关起来,请他自己想办法打开纸盒,拿出玩具。
3. 可根据宝宝的能力,设计不同的问题,如果宝宝无法立即解决时,爸妈可以故意先示范一遍,再让宝宝依照看到的印象去模仿大人的解决方法。
加强宝宝思考以及判断的能力,同时通过学习,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有助于宝宝模仿能力的培养。
孩子的智慧在手指
宝宝要聪明,动手很重要
"动手能力是婴幼儿智力水平最好的体现。"据张思莱介绍,动手能力是婴幼儿的一种最基本的而又十分重要的学习能力,婴幼儿的许多知识技能都是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学会的,其思维也是在操作活动中逐渐发展的。"研究表明,人的大脑中与手指相连的神经所占的面积较大,用手时,大脑中的血液会增多30%,因此多动手可以刺激大脑皮层并促进其分化和成熟,让宝宝的大脑日益发达聪慧。"
培养动手能力抓好关键期
专家同时提醒:孩子生命最初的三年所获得的经验将决定大脑的构造,因此,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一定要抓好"关键期"。"孩子大脑发育起源于父母的基因,遗传基因在大脑不断的发育中继续建构,而大脑突触的修剪期即为'关键期',孩子在每个阶段能力发展的重点都不同,而在每一个关键期阶段,都应该尽量让孩子经历的事物有意义并具有连贯性和趣味性。"专家建议家长循序渐进地对孩子的动手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1~2个月:这一阶段宝宝小手的动作并不受意识的支配,常常是胡乱摇动,碰到物体时可出现抓握反应。家长可以常用手指或带柄的玩具触动宝宝的小手掌,促使其抓握。
3~4个月:可以用色彩鲜艳的玩具如小球、彩棒等放到孩子的眼前和小手能够得着的地方吸引孩子去抓握,训练手眼协调的能力,促进小手运动。
5~6个月:开始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每天按摩孩子的指尖数次,并让其自由地玩纸、翻书、撕纸,让孩子通过自己手指的运动使物体变形而体验到快乐。
7~8个月:教宝宝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对捏物体,如从餐桌上拣起一颗小饭粒等,并让其模仿成人伸各个手指,逐渐教会孩子用每个手指单独屈伸、弹动。
9~10个月:有意识地教孩子拍手、招手、跷拇指,并开始配上相应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