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妈妈,我们今天去哪儿玩啊?我觉得北京有好多好玩的地方,我们要不去香山吧,秋天的香山一定很美吧...”
“妈妈,我好像被蚊子咬了一口,妈妈,你看这个蚊子在臭美那,她一定是个女孩~~”
许多家长为孩子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头疼不已,似乎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上了,无论是周围人给予回应,还是置之不理,娃都继续着自己的“话痨”模式。面对关不上的小嘴巴,许多妈妈可愁坏了。
其实,这是孩子语言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家长只需正确引导即可。那究竟该如何引导“话唠”宝宝走向“正途”呢?
了解宝宝所处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宝宝到了1岁左右就进入语言理解期,开始咿呀学语了,往往能蹦出几个简单的词句。
2岁左右的时候,宝宝进入语言爆发期,父母需要帮助他们丰富语言能力和词汇。在这一学习说话的关键阶段,孩子能表达比较复杂的句子,甚至会使用不同时态、语态。3岁左右,孩子对长句和分句的使用也会更加灵活,心理结构和语言表达机制逐渐建立。
在语言爆发期,孩子“叽叽咕咕”说个不停,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日积月累的结果,孩子的语言爆发若没有之前的长期积累,爆发力度也就不会很大。所以家庭在理解期就应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语言刺激环境。孩子在积累阶段听到什么样的语言,在爆发期就会给你什么样的“惊喜”。
语言爆发期的引导方式
当孩子处于语言爆发期,一方面,家长需要充分扩大宝宝的语言环境,比如:让宝宝到自然和社会中去,有更广泛的接触面,让尽可能多的物品、情境、成为宝宝感知和语言的对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语言重复练习、读绘本、讲故事类似的方式来促进宝宝的进步:
(1)语言复述
复述说话是最简单的、最有效的训练方法。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对宝宝使用这种方法进行训练。父母先对宝宝说一句话,然后让宝宝重复说,从简单的句子练习,逐渐延长句子的长度,转化表达方法。
在长句附属过程中,宝宝可能会感觉有些困难,父母一定要善于引导和鼓励。
(2)图片描述
市面上有很多优秀的绘本或类似于绘本的图书,都可以成为孩子语言思维能力练习的有效工具。父母一边翻阅绘本,一边指着图片向宝宝讲解内容:“小猪帮助小兔子找萝卜”...最后让宝宝试着将这些画面连起来,讲述给父母听。
也许一开始宝宝讲得不完整,这很正常。父母不需要着急,而是要鼓励宝宝慢慢来,相信孩子经过逐步训练,会讲得好。
(3)朗读诗歌
其实诗歌和儿歌都适合此阶段的孩子进行朗读,一般说来语句都比较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宝宝即使不理解其中的内容和含义,也会非常乐意地大声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这样既可提高宝宝的语言思维能力,又能让宝宝欣赏到优美的诗歌、学到知识,可谓是一举数得。
(4)日常教学
日常生活中,宝宝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总是充满好奇,聪明的父母一般都会及时地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利用周围事物扩充宝宝词汇量,教他认识更多的物品名称及用途,这对宝宝语言思维的发展运用十分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