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异常,如难产、产程延长等;
·新生儿是早产、低体重、有窒息缺氧史等异常情况。
需要特别指出:许多爸妈是在宝宝上了幼儿园,甚至上了小学之后,发现宝宝的各种能力明显比别的宝宝差,那时才到医院求治。医生虽然会根据测试结果建议做相关的病因检查,并且还会告诉您相应的教育训练方法,以及某些有利于改善大脑损伤的药物。但同时,医生也会遗憾地告诉您,宝宝已经错过了治疗的关键期。
Q:如何正确看待心理测试结果?
A:测试的结果仅仅反映了宝宝当时的情况,仅为潜在能力大略的反映,不能准确预测将来的智能水平,更不能认为这是固定不变的。
宝宝的发育是不断变化的,其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代偿性,不能凭一次两次测试结果轻易就下结论。况且,测试结果与测试人员个人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以及受测试宝宝合作的程度均密切相关。测试时,宝宝身体不适,或情绪不好,或想打瞌睡,或测试环境嘈杂等等,都会影响测试结果,所以,对测试结果应以动态的眼光和积极客观的态度来看待。
如何观察宝宝的智力发育
Q:有些家庭由于条件有限,不能带宝宝上医院做检测,怎能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察宝宝的言行,发现智力方面的问题呢?
A:需要反复强调,3岁前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应尽早学会观察3岁前宝宝的智力发育状况。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观察呢?首先,您要了解3岁前宝宝正常的智力发育方面的知识。宝宝的“智力发育”叫“神经心理发育”,主要表现在感知、运动、语言等方面。虽然您不可能像医生那样去熟记3岁前宝宝神经心理发育的规律和特点,但有一个通俗易记的口诀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一看二听三抬头,四撑五抓六翻身,七爬八坐九扶站,十学扶走捏小物,一岁说话会迈步,二岁跑跳上下楼,吃饭坐盆会洗手,三岁歌舞骑小车,画画折纸搓泥球,辨色数数认形状,待人接物有礼貌,穿脱鞋袜和衣裤。其中一、二、三、四、五……相对应的是1月龄、2月龄、3月龄、4月龄、5月龄……如果相对应月份的宝宝与正常情况相差甚远,应尽早请医生检查。
医学提示:最稳妥的方法是带宝宝到儿童保健门诊做定期体检,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做心理测试。经过检测,即使宝宝无异常情况,也可以得到医生的早期教育指导,对开发宝宝的智力潜能有益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