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6年08月02日 10:54:51 

  一、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幼儿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一)生物因素

  1.遗传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生物体遗传给后代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而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发现的遗传性疾病大约有三千余种,其中,染色体病三百余种,基因病两千七百余种。比较常见的与幼儿心理健康有关的遗传性疾病是染色体疾病,主要表现为智力发育不全、抑郁等。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家庭成员的发病危险为9%,明显高于3%的基线水平,这说明遗传因素在抑郁症发病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显示,焦虑和抑郁障碍的共病率高达60%,据此,研究者倾向于认为两者在病因学上存在部分共因,具有相同的遗传易感性。也有研究表明,在同卵双生子中若有一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另外一人患同类疾病的可能性远高于异卵双生子,但同卵双生子中的同病率不超过50%。这说明,遗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2.身体的发育

  进入幼儿阶段,儿童的身体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得到快速的发展。如3岁幼儿的大肌肉发展迅速,不仅可以独立行走,还可以初步完成各种动作;5~7岁,幼儿的小肌肉开始发展,可以独立完成进食动作,也可以初步学习写字、绘画。这就为幼儿独立生活和学习、交往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特别是神经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生物基础。但如果这一时期身体的发育出现异常,则容易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例如,发育迟缓、发育过快、过于肥胖,或出现其他身体发育上的障碍,容易导致幼儿自卑、退缩、胆怯、攻击性等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发生。因此,给幼儿提供科学的饮食结构,安排合理的、有助于身体发育的各种活动,促进幼儿身体良好发育,也应该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

  3.大脑结构的发展

  在幼儿阶段,大脑结构发展最明显的表现是脑重量的急剧增加。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脑重量达到出生时的两倍;第三年,增加到三倍,重量达到1 000克;到7岁时,则达到1 280克,基本接近成人的水平。脑重量的急剧增加是大脑神经纤维的延伸和髓鞘化以及大脑皮层面积的迅猛增长造成的。幼儿大脑皮质区的迅猛发展和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成为幼儿心理发展“关键期”的生理基础,即大脑结构上的这些特征反映到大脑功能的发展上,表现为:幼儿神经系统中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加强,条件反射容易形成和巩固,第一、二信号系统协调发展等。这一时期,随着神经系统中兴奋功能的加强,幼儿开始寻求新鲜刺激,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的欲望非常旺盛,可以接受大量的知识。随着神经系统抑制功能的加强,幼儿开始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在成人的指导下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特别是随着第二信号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幼儿可以通过用内部语言控制自己的行为,用外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建立一定的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

  (二)心理因素

  1.需要与动机

  需要反映的是幼儿身心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幼儿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幼儿大脑中的反映,也是推动幼儿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动力和源泉。根据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大致也可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在幼儿阶段,生理性需要占主导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社会性需要开始出现并逐渐占据优势的地位。如果幼儿的这些需要不能及时得到满足,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也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如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幼儿,因为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容易出现孤独、冷漠等心理与行为问题。

  动机是能够引起和维持幼儿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推动幼儿为满足某种需要而积极活动,是幼儿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内在原因。就像幼儿有多种需要一样,幼儿也有多种动机。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时候,幼儿会感到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是心理冲突的重要内容,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也经常发生,因此也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尽管幼儿的动机冲突不那么复杂,冲突的解决和处理也相对容易,但是,有些动机冲突若不及时和妥善地解决,就会造成幼儿的心理挫折,引起强烈的情绪波动,从而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2.情绪与情感

  一般来说,情绪是指幼儿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伴随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较强烈的态度及其体验,有愉快、悲哀、愤怒、恐惧、忧愁、赞叹等多种形态。研究表明,情绪是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进而导致心理异常和障碍的一个主要中介环节。这是因为,由生理心理变化以及环境刺激等因素而造成的各种情绪反应,可以导致包括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在内的生化系统的变化,使人的机体、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也产生相应的变化。如幼儿在愤怒或恐惧的强烈情绪下,会出现意识范围狭窄、判断力减弱和自我控制能力缺失,同时,还会引起姿态反常、动作无力、脸色苍白、心跳加剧、血压上升、呼吸频率加快等身体上的变化。如果幼儿长期处于焦虑、恐惧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中,不仅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还会引发更多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胎教音乐
  • 心理行为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