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缺乏安全感,大概是父母做了这些事!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22年01月13日 10:30:52 

  安全感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强调最多是因为安全感对孩子心理成长最重要,也最基础的一种心理能量。

  何为安全感?

  它指孩子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在应对处置时的有力与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制感。好的安全感,有助于提升孩子对他人和世界的信任,是自由探索、及建立自尊、自信的基础。其中,0-2岁为养成关键期,0-7岁则都是安全感建构的重要时期。

  频繁更换看护人

  很多父母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宝宝,家人商量后都会决定请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者保姆阿姨来帮忙,不管是自己的长辈、亲人,还是保姆阿姨,最好不要频繁更换宝宝的看护人,因为每更换一次,宝宝都需要重新适应,每个适应期大约都需要几周时间。在此期间,宝宝因为找不到熟悉的人或者惧怕新的看护人而产生的孤独感可能会对他的心理成长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宝宝开始认人之后,一旦面对无法在自己记忆图片中找到的面孔,就会很没有安全感,心理情绪表现出来就是哭闹、不配合,无法按照平日的作息正常生活,缺乏安全感的宝宝将来长大后会通常会胆小或有其他的性格缺陷。如果由于一些原因需要由保姆或老人来照顾宝宝,爸爸妈妈最好提前安排她们和宝宝接触,一起参与照顾宝宝的事务,坚持一段较长的时间,等宝宝完全适应之后,再由她们单独照顾宝宝。

宝宝缺乏安全感,大概是父母做了这些事!

  2岁前的母婴分离

  约在宝宝1.5岁到2岁时,母婴依恋关系明确下来。母婴依恋是多重依恋的基础,也是孩子未来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如果妈妈这个安全岛可以给孩子足够的安全,他们就会勇敢自信的向外探索世界,否则他们就不肯离开妈妈,总是黏在妈妈身边寻求最初的安全感。但是生活总是残酷的,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可能都会很无力。如果不得不分离,请爸爸一定补上来。

  母婴依恋是一切依恋的核心,父亲和孩子的依恋就是仅仅包裹这个核心的关键圈层。此外,如果在不得已的条件下母婴分离,那么也请将对孩子的伤害尽可能减小。

  生活不规律

  很多父母都深有体会,没孩子时自己爱去哪里去哪里,随时可以任性说走就走的旅行。但自从有了孩子后再也不敢瞎折腾。要知道,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孩子增加对生活的确定性,有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生活缺乏计划

  有些父母认为宝宝小,不懂事,很多事情不尊重也不提前告知宝宝,不征求宝宝的意见。换衣服、换尿布湿的时候,宝宝玩得正开心呢,直接一把抱过来按在膝盖上就开始扒裤子,宝宝不吓一跳才怪。

  忽视情感需求或不能有效满足情感需求

  父母可能花很多钱很多时间在孩子的吃的、穿的,用的上面,但是很多父母会忽视孩子真正需要的情感需求。我们专注于如何止哭,但是却不肯花点时间理解孩子为什么哭;我们专注于如何接觉的技巧而不是花点时间弄明白孩子为什么会醒?

  上班或外出偷偷离开

  很多妈妈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不忍心听到孩子大哭,趁着孩子睡着时候偷偷溜走;平时出门上班会让孩子奶奶引诱孩子到其他地方,再偷偷溜走...当孩子一转眼或睁开眼睛发现妈妈不见了,整个人会特别恐慌。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不见了,又不知道如何去找妈妈,其实这是一种非常糟糕且破坏孩子安全感的行为。所以即便孩子大哭也要主动告诉孩子:妈妈要出去了,天黑的时候就会回来,也请你大方地给予孩子一个拥抱。

宝宝缺乏安全感,大概是父母做了这些事!

  情绪不稳定

  父母心情好的时候,不管宝宝做什么都能容忍,又亲又抱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算宝宝做同样的事情,却会对宝宝生气大吼。宝宝都不知道做某件事情,爸爸妈妈到底是鼓励还是会生气,所以就不敢去尝试去探索。

  家人回应不一致

  当宝宝哭着打滚的时候,妈妈赶紧抱起来什么要求都满足,爸爸生气地说,不许抱,男子汉不许哭。宝宝对家人的不同回应产生混乱。到底听谁的?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宝宝的安全感能好么?

  跟孩子交流,这几句话非常有杀伤力!

  1、“再闹,妈妈不要你了!”

  幼儿对成人情绪的理解很有限,往往是通过对成人面部表情和外部行为的认知,去感受成人的情绪,而对成人一些复杂的内心体验难以理解。他们会把爸爸妈妈的“离开”,当成是真的离开。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假装遗弃孩子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用过的,最好别再用了。

  2、“你是妈妈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便会提出“我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长期以来,“你是捡来的”几乎成了家长们的“统一答案”。事实上这样回答容易伤害孩子的心灵,使得亲子关系产生隔阂,部分孩子因为得到了这样的答案而闷闷不乐。孩子的提问反映出其渐渐长大,自我意识增强,也开始对生命的起源产生好奇,父母应该用生动而科学的回答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3、“再不听话,我揍你!”

  有时候,孩子的表现确实令父母很生气,气愤至极的父母经常在动手前警告:再不听话我要打人了。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恐吓不利于儿童塑造良好的个人品质,反而会造成胆小、怯懦、软弱的个性品质,或者引起孩子模仿,让他们学会用“暴力”去解决问题。

  4、“我说不行就不行!”

上一篇:孩子远离心理疾病的六种能力
下一篇:没有了
胎教音乐
  • 心理行为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