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生活习惯对幼儿的影响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03日 11:55:17 

                         良好生活习惯对幼儿的影响
 

      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渡过的,怎样才能使幼儿在幼儿园学得好,玩得好呢?把幼儿园视为自己的第二个家呢?这与老师有否建立好一套既完善又适合幼儿年龄班的学习、游戏和生活常规犹为重要。

    我们班的幼儿大部分刚入园,由于小肌肉发展不够好,动作协调性差,自理能力不强,对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要求没有明确的认识,鉴于此,我们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指导,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如:在教幼儿洗手这一环节,把洗手方法编成小儿歌:搓搓搓,搓手背,换只手搓一搓,甩三下擦干净。在宽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向幼儿提出了要求,又使幼儿掌握了本领,而不是教师生硬的去讲解。用游戏的方法就比干巴巴的向孩子提出要求的效果好的多。除此之外还有必要组织专门性的教育活动予以强化。活动还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兴趣性、情感性入手用故事、图片、教师示范、幼儿动手操作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将知识教育与技能培养融入于游戏之中。如儿歌《大苹果》使幼儿知道吃东西前要洗干净手;《大公鸡和漏嘴巴》教育幼儿吃饭要专心,要爱惜粮食。

    由于幼儿的遗传素质、环境影响和生活经验等不同,这使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潜能、个性特征。即使同一年龄段,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教师只有认真分析,对幼儿有准确的了解,才能设计并调整教育方案,从而对幼儿实施有效及时的教育。如在饭后擦嘴这一环节中,我多次发现张俊骁和廖克嘴是擦了,但是嘴上的脏东西并没有擦净。通过观察谈话使我发现张俊骁是因为没有掌握擦嘴的方法;而廖克却是为了快点出来散步。两个孩子都是做了,但都没有达到目的。于是我及时的对他们进行了教育:教给张俊骁擦嘴的方法;向廖克讲擦嘴的好处,使其明白道理。观察分析幼儿是为了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实现因材施教,根据他们的不同需要区别对待。根据他们的不通需要进行教育,通过我们的帮助,这两个孩子都能干净的擦完嘴再去活动了。

    幼儿有获得成功的心里需要,教师要以次为切入点,及时对幼儿的良好行为给予表扬鼓励,强化良好行为。尤其是对某些行为后果的评说,哪怕是一点一滴,对孩子的行为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班的陈思雨是个没有午睡习惯的孩子。一天中午,她在老师的哄劝下睡着了,尽管没睡多久,午睡后我还是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她。下午她还高兴的告诉了妈妈。后来的几天,每天午睡前我都提示她、激励她,虽然陈思雨还不能独立入睡,需要老师的帮助,但睡眠时间比过去延长了。另外,对幼儿行为的强化,要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尤其对一些年龄小能力差的孩子,在他们良好习惯的形成中离不开教师的帮助,但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帮助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如阳烁是个内向的孩子,自理能力比较差,午睡后穿衣穿鞋成了

  • 宝宝入园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