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不良行为的矫正策略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8月21日 15:12:37 

  一、        不良行为形成的原因
 
  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来自家庭、幼儿园和幼儿自身的身心特点。
 
  1、家庭成员言行的影响是幼儿不良行为的直接原因
 
  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言行,从饮食起居到待人接物,从思想意识到行为方式,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幼儿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而他们的分辨能力又非常之弱,良莠不分,只能兼收并蓄。
 
  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也必将导致幼儿不良行为的形成。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忙,顾不上管孩子,认为有幼儿园老师管就行了,看到孩子的不良行为,简单说两句就算了,或者干脆视而不见,听之任之,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的要求就象“圣旨”一样,只要能让孩子高兴,一切都可以依从。这些不当的教育方法,长此下去,势必使幼儿形成任性、自私、霸道等不良行为习惯。
 
  2、教师的教育不当是幼儿不良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
 
        首先,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将错过纠正幼儿不良行为的时机。对幼儿的要求千篇一律,整齐划一,只要按老师的说法去做,就是好孩子,不允许幼儿有不同于老师的想法和做法。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说一套做一套的不良习惯。
 
        其次,教师自身的某些不严谨行为也会对幼儿起着不良的影响。老师在幼儿心目中具有神圣的地位,幼儿认为老师的言行就是判断对错的标准。有时孩子被他人指出错误时,他却理直气壮的叫道:“老师就是这样的。”
 
  3、幼儿的身心特点是产生不良行为的根本原因
 
        首先,幼儿有很强的好奇心,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未知的东西是那么诱人,但幼儿不具备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经常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例如“偷拿”幼儿园或小伙伴的东西,只是因为太喜欢了,自己却没有;在公园里采摘鲜花,是因为这花太漂亮了,想把它放到自己家的窗台上,从而诱发了不良行为的发生。
 
  其次,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的幼儿也明明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但是经不住诱惑,出现了“明知故犯”、“屡教不改”的情况。
 
  第三,有的幼儿偶尔发生的不良行为,逃过了老师或家长的眼睛,没有受到批评,反而尝到了甜头,这种侥幸得到的甜头使其感到满足和喜悦。
 
  二、        幼儿不良行为的矫正
 
  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主要是在幼儿园度过的,除了必要的家庭教育外,老师在矫正幼儿不良行为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维护幼儿的自尊,增强克服不良行为的信心
 
        幼儿教师是幼儿的知心朋友,要尊重幼儿,同他们多交流沟通。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只要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脉搏,透过不良行为的现象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就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幼儿有时为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心,会去说谎、作假、争吵、打架。在矫正幼儿不良行为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自尊才会有自信,才会积极向上、勇于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幼儿的反抗心理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帮助幼儿改正不良行为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老师和幼儿的关系是对立的,那么一切教育都会变得苍白无力。幼儿的反抗心理和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他若认为老师对他不好,他就会对你所说的一切都回答“不”。对待那些有不良行为的幼儿,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让他认可你,才能接受你的教育。反之,如果老师经常指责他,对他态度冷漠,就不利于其不良行为的矫正。如前面提到的蒋博春小朋友,经常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有一个阶段,他常常趁老师不注意,而“偷吃”小朋友带来的感冒药,发现药没有了,我很着急,因为药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弄不好要出事的,于是我就留了一个心眼,在一天午餐后,蒋博春又偷偷地溜到老师办公桌上去拿药了,我轻轻地拍拍他的背,见是我,他紧张地想溜,我问他以前几次是不是都是他拿的?为什么要吃药?他心虚地点点头,说他妈妈给他吃过,很好吃。我告诉他,这是药,不能瞎吃,会吃坏的。好吃只是因为怕小朋友们不肯吃,所以才做成甜的,你喜欢吃糖,那明天老师给你带,可不能再吃药了。他高兴地点点头,从那以后,虽然他还是不时的犯一些小错误,但再也没有“偷吃”过药。
 
  3、            正确对待“反复”,坚持耐心疏导
 
  幼儿的不良行为常常会反复出现,尤其对一个情绪不稳、自我控制能
 
  力较弱的幼儿来说更是常见的。这就需要老师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失去信心。要在幼儿每次的“反复”中发现点滴的进步,稍有一点进步就应给一份肯定,让幼儿多一份信心。
 
  4、            运用多种形式,实行灵活教育
 
  老师坚持运用多种形式,采取灵活的教育方式,恰当地运用表扬、批评和艺术作品的效能来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表扬要恰当。恰当的运用 表扬如同给有不良行为的幼儿加了一次油。这种表扬是对幼儿进步的肯定,而不是空乏的,没有分量的,是值得幼儿来珍惜的。这种表扬最好在公共场合,让每个小朋友都能看到他的进步,从而让他产生愉悦的心情,增强纠正不良行为的信心。
 
        其次,批评要谨慎。要尽量避免因批评而带来消极情绪,要心平气和地讲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让他感到老师时刻都在关心他、帮助他。批评最好是单独进行,这样才能保住他的面子,不损伤他的自尊心。
 
        第三,要充分发挥艺术作品的效能。儿童的思维具体形象,对抽象的概念难以接受,而利用幼儿最喜爱的艺术形象进行教育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不讲卫生的孩子听了“小猪变干净了”的故事后,就会变得讲卫生、爱干净了,养成了勤洗手、勤洗澡的习惯。
 

  • 不良矫正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