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治疗(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26日 12:42:52 

肌能训练的强化物,因此利用音乐作为奖励加强了奖励的多元性,可以减少用食物奖励的不便,奖励亦来得较为自然。 安全而多元感官刺激 Temple Grandin博士是一位自闭症人仕,她在她的著作 (Grandin, 86) 中讲述童年时的感官经验时提及音乐的经验,她的思考主要是图象的思维方法,她凭听觉处理声音资料时有很大困难,甚至无法记忆别人所说的话,而旋律就是她唯一可以记忆的非图象的资料,她建议一个好的自闭症治疗计划应该包括行为矫正法、感官的疗法,言语治疗和音乐治疗。

  音乐除了是一般自闭症人仕较容易接受和处理的感官刺激外,音乐多重感官的特性,可以协助他们加强专注力和记忆力,而这些都是学习的先决条件。一项加拿大的研究 (Morton, Kershner & Siegel, 90)显示,在工作前聆听音乐可以加强记忆力并且同时提高了不受外在环境干扰的能力;而另一项有关自闭儿童上音乐课的研究 (Kostka, 93) 发觉, 他们在上普通班的音乐课时所出现的行为问题如重复手部摆动、身体的摇动、及缺乏参予等,比起他们上其它特殊班的时间都要少,这显示了音乐的特殊吸引力可使他们较为专注,而在这项研究中亦同时发现,他们在聆听音乐时的表现最为专注,因此,音乐课被认为可优先作为自闭症融合教育的学科。

  音乐提高学习动机

  美国加州大学的心理学系教授 Lovaas 博士利用密集式的行为训练法大大的改善了自闭儿童学习上的问题 (McEachin, Tristram & Lovaas, 93),而他的方法强调利用奖励和重复的训练,我想音乐可以配合行为训练以达到更佳的效果。

  由于音乐是自闭人仕所喜爱的,加上音乐活动能带给他们满足感,这足以令音乐成为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强化物(reinforcer),适当的运用,可使单调的训练模式变得有生气,奖励也来得自然。

  音乐内蕴藏着重复的结构,如一首歌曲中有相同的旋律但有不同的歌词;又如歌曲内出现的副歌,就是歌词及旋律都经常重复的段落,这些重复的音乐结构很自然地给予自闭人士“预知”的感觉,这种感觉既安全又新鲜,当配合了音乐活动的设计,可应用于很多不同的训练如言语、肌能、认知及社交训练等。自闭症人仕的学习确实需要很多的重复练习,而善于利用音乐内重复结构,便可增强学习动机,使重复变得不沉闷;举例说,在一些发声的练习中,用唱咏的方法来重复地练习同一个元音,但将旋律及节奏加以变化,便可作重复的练习而不沉闷,亦提高了重复学习的兴趣。

  促进言语及沟通技能

  言语和沟能技能力薄弱都是自闭症人仕的最大障碍,在笔者的经验中,透过歌咏和念童谣是自闭症人仕学习言语上佳的工具。

  有很多自闭症儿童对言语的理解的能力都不高,因而未能专注于治疗师的指示,甚至好象听不见,但在音乐的环境里,他们较容易接受唱咏的指示,能模仿唱出歌曲,对歌曲内所教授的概念亦显得较容易掌握。一项自闭症研究(Buday, 95) 显示,倘若用旋律配合要教授的对象名称(当唱出对象名称时同时展示该对象),效果比传统的口授式更好而且记忆较持久;而我在替自闭症儿童作言语训练时经常采用的“歌词填充”法,可以有效地诱导他们唱出正确的歌词;“歌词填充”法是先让当事人熟习某首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可透过治疗师的唱咏或播放录音进行,然后在适当的时候于唱咏该歌曲时把句子最后的字词略去,让当事人用自己的声音填上字词。

  经过悉心设计的音乐活动,可以促进非言语的表达能

  • 不良矫正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