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授权北京学前教育使用我的稿件并拥有电子版权,如需转载必须经过北京学前教育网同意
孩子总是爱要零花钱
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最近总是要零花钱,如果不给,他就嚎啕大哭,甚至不上幼儿园了。可能是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孩子的坏习惯:
原因
早饭的替代物
或是早晨来不及给孩子吃早饭,就给孩子钱:“自己去买点早点吧”。这样家长其实给了孩子暗示“可以跟爸爸妈妈要钱”,孩子不但没有去吃早饭,还养成喜欢花钱的坏习惯。
为了避免孩子纠缠
现在的爸爸妈妈生活很辛苦,下班刚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到家,孩子却要缠着父母,让爸爸妈妈陪着自己玩。爸爸妈妈哪有这个精力,只好给孩子点钱把孩子打发了了事。
今天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却出奇地兴奋,总是喋喋不休,怎么和客人谈话呢?你让孩子乖一点,他却朝你要钱,为了息事宁人只好……
爱吃零食让孩子爱向爸妈要钱
孩子有的时候可能会在商店或是看到其他的小朋友的零食,也会向您要着买,爸爸妈妈因为尽不住孩子的哀求就给孩子钱了。
对策:
亲爱的家长或许您可以试一试:
节约意识的培养
孩子4、5岁了,家长可以教育孩子,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在什么单位工作,每月有多少工资。钱是爸爸妈妈辛辛苦苦赚来的,爸爸妈妈每天很累地工作才能给家里买东西、供孩子上幼儿园等等,要节约用钱。不顺便地乱花钱。这样孩子就不会把买早餐的钱挪为他用。
科学的饮食习惯
孩子在家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保证孩子的一日三餐。饭菜要经常调剂,保证色、香、味具全让孩子有胃口。平时家里不要轻易给孩子买零食,并减少孩子接触零食的途径,让孩子认识到吃了对身体不好,小朋友不好好吃饭就长不高,没有力气,爱吃零食的孩子爸爸妈妈不喜欢。家长还可以儿歌、故事等让孩子认识到吃零食的坏处。
家长平时对孩子有一定的要求
家长要告诉孩子怎样的行为是合理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合适的。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不能因人而异,并且不要因为场合而转换,即使是家里有客人,对孩子不合理的要钱行为也不能姑息。不然对孩子会造成负面的强化,孩子会一到有客人的时候就出状况。
合理引导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要
孩子在幼儿园呆了一天当然会想念爸爸妈妈,这是孩子正常的情感需要。爸爸妈妈如果用钱打发孩子,不但会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而且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要,不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孩子最怕没有事情做家长在疲惫的时候可能会没有精力和孩子一起玩,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讲讲今天都发生了什么事,在幼儿园里学习了什么,这样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一般都很乐意和爸爸妈妈交流的,孩子就会不是缠着家长而是自我表现,这样也培养孩子的表述能力。
帮孩子制定理财计划
家长给孩子的钱要有节制,比如每个星期有多少,做什么用,让孩子知道正确支配钱的方式。如果孩子节约了,就可以归自己。然后鼓励孩子保管好爸爸妈妈给他的钱,爸爸妈妈这时不要过多的干预孩子是怎样支配的,但是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