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4年10月17日 10:00:47 

  品德不良学生,是指那些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随着普及高中教育的发展,为数不少的品德不良的学生涌进了职业高中大门,给职业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沉重压力。我校是一所城镇职业高级中学,由于没有本校初中毕业生作为生源渠道,也由于招生量大,因此,每个年度都有相当数量的品德不良的学生进校就读。对这类学生进行教育转化,使之“中下进来,优良出去”,已成为学校德育的首项工作,也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浅谈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一.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成因

  我们知道,任何品德都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心理成分。道德认识是对于是非、好坏和善恶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推动下,便会产生相应的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因此,品德既是知、情、意的凝结物,又是知与行的统一体。四个心理成分构成一个动态变化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或偏离,品德就会出现问题。中学生处于青年初期这个年龄阶段中,其品德心理具有不成熟、不稳定的特点,当其知、情、意、行出现偏差而又未能及时予以矫正时,不良品德就会形成。

  学生不良品德的成因十分复杂,此其中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指来自社会环境、家庭和学校教育失当的不良影响。如社会上价值观念的错位,权、钱、位的偏重,一些不健康刊物和格调低下的影视等宣传媒体的误导,不法分子的引诱和教唆,家长以不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去教育、影响孩子,家庭结构遭到破坏而使子女失去父母应有的关心、爱护和教育,学校强调智育而忽视德育,教育方法不当甚至放弃教育责任等等,都是形成学生不良品德的重要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指学生本人不良的心理因素,这种不良的心理因素与学生道德准则的选择能力和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关,如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是非界限模糊甚至颠倒;道德意志薄弱,物质需要的动机超过精神需要的动机;家庭生活条件不好而感到压抑,产生异常的、消极的道德情感;在对待他人他事时从不良行为中得到满足的情绪体验,经多次重复形成恶习;性格存在严重的缺陷,具有任性、固执、自私、骄傲等消极的性格特点。

  二.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

  处于高中阶段的品德不良的学生,其过错行为有的尚未定型,其品德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只要我们能根据其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特点,采取符合其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的教育措施,满腔热情地关怀和引导他们,他们的不良品德是可以矫正的。笔者认为,在教育实践中采取如下几项措施,对于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是行之有效的。

  1、了解成因,对症下药

  学生品德不良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沾有不良品德的学生,其家境、遭遇、爱好、脾气、个性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对品德不良的学生在教育上切忌一刀切、一锅端,而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从其家长、有关任课教师、同学、朋友及其本人之中取得材料,作过细分析,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因人因事制宜,制定不同的矫正方案。比如,在品德不良的学生中,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学习落后,这些学生绝大部分不是因为智力差,而是没有正常接受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影响。他们当中有的是因为学习上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没有用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它;有的是没有得到教师的公正对待,受到不应有的批评和惩罚,引起消极情绪;有的是在集体中遭到排斥和打击,失去应有的地位,丧失前进的动力和激励学习的动机。结果,这些学生不是把自己的前景与学校、与班集体结合起来,而是与学校、与班集体闹对立,个别的还到社会上不三不四的朋友那里寻安慰,找出路。如果查明这些原因,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或者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或者改变自己对待他们的态度,或者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融合在集体中,重新获得学习的动力。这样,就能促使他们重新树立信心,认真对待学业,学习就会一天天好起来。

  2.强化道德认识,增强是非观念

  是非观念薄弱,辨别是非能力低下,是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解决这个问题,学校的道德教育和正确的道德舆论是不可缺少的条件。培养学生对不正确道德的厌恶和抵御,对良好道德的赞赏和接纳,主要做法有:①严格要求。教育中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坚持说理教育,根据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能力,对学生提出符合实际的要求,让他们领悟到矫正自己不良品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从而提高认识,激发起良性情感。②充分发挥正确舆论的导向作用。舆论对人有约束力量,良好的舆论会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认识。教师要经常注意舆论的倾向和性质,对正确的舆论要态度鲜明地予的肯定和倡导,对错误的舆论要及时,坚决地予以否定和驳斥。同时,利用各种宣传阵地,评论人和事,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让正气得的宏扬,邪气受到打击。学生处在正确的舆论氛围中,不良品德会有所改正。③利用榜样力量。榜样是形象的道德范例,具有直观性,鲜明性和感染性,能够把高深的政治理论和抽象的道德标准具体化,给学生提供模仿对象。对待榜样,要实事求是地宣传,一分为二地看待,鼓励学生学其长处;要分析先进榜样形成的条件,给学生指明赶上先进的途径,增强学生仿效先进榜样的决心。

  • 不良矫正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