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智儿童行为习得与矫正(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6年04月22日 10:19:28 

  1、 欠缺:这种情况是由弱智儿童智力发育迟滞引起的。即属于弱能的行为,表现为能力不足,专注时间短暂,经常需要师长的帮助和个别辅导才能完成作业。

  2、 行为过渡,这类儿童大多是较为严重的弱智儿童,往往有感官功能方面的缺陷,具体表现为自我伤害、攻击他人。或是咬破手指或是使劲的抠、搓自己的皮肉、砸自己的头等等,有时能见到皮破血流。

  3、 行为不恰当。这类行为区别于正常行为的表现是不合乎常理。例如,有个同学无论看女同学还是女老师的长发,她都要用手拉扯。

  无论弱智儿童有什么样的问题行为,都应该加以矫治。矫治弱智儿童问题行为的一般步骤是:

  首先具体列出问题行为的内容,问题行为出现的时间持续多久,问题行为出现后的结果如何等要进行较为详细地描述。为问题行为的矫治提供原始材料和起始基础。

  第二步对表现在某一个弱智儿童身上的问题行为,列出优先矫治的先后顺序。学生的哪一个问题行为是最先矫治的,同时可进行几项问题行为的矫治。这些问题行为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应该进行恰当的分析。

  第三步对要矫治的问题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找出问题行为存在的等级和类别。

  第四步,分析问题行为的前因后果。问题行为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在很多情况下,恰当地行为会被惩罚和强化。某同学希望获得到老师的注意,他在教室里大喊大叫甚至是扔掉书和书包。老师用批评的方法制止他这种行为。当时看起来似乎一时有效,他会立即就返回座位去,可他有这种行为的原因是要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的批评正好满足了她这方面的希望,所以下一次他希望老师注意他时,他还会大喊大叫的那样去做。这种老师的批评,正是强化了他这种不良行为。所有的问题行为与其他行为一样,都是通过强化而习得来的,大部分行为是因为得到间歇性强化而不断出现的。例如有的同学吃饭时喜欢从别人碗里夹肉吃,通常情况下老师发现就制止她这种行为,可是有的情况下老师会看不见,这就间歇性的强化了她这种行为,从而使这一行为持续出现。因为她达到了多吃一些肉的目的。

  第五步,制定问题行为矫治的计划。选择有效的强化物,逐步矫治问题行为,问题行为的矫治是一个日常化的教育训练内容。它必须贯穿于学习生活实践过程中,这就更需要详细的问题行为矫治计划加以指导。选择行为矫治的方法在整个矫治中也是重要的环节。

  问题行为矫治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正面强化良好的行为。弱智儿童在有了良好的行为出现的时候及时给以强化物,使良好的行为得以加强。渐渐的学生们的好行为被各种奖赏所强化,他们学会了以适合适宜的行为来获得别的注意和赞赏。在某种情况下,弱智儿童不明白什么是合时宜,什么是不合时宜的行为。他们需要学习适合时宜行为。如在超市里购物,某些弱智儿童爱乱跑乱跳,这是老师如食用糖果使他安静下来,也许会使他更加乱跑,其实这是需要做的事情是要教导他在超市购物时的合时宜的行为。如学习如何从货架上选取物品,认识物品的种类和名称,学习使用购物车等等。教师用称赞关注及间歇性的给于糖果来强化这些适合时宜的行为,这种乱跑的问题行为就会被良好的行为所代替。

  (2)消减不良的行为。将不良的行为的强化物取消,令不良的行为渐渐的消失。某同学在教室里哭闹为的是引起老师的注意,这是老师不去理睬他,最初他的反应是哭闹得更加厉害,可是他得不到关注时,就没有了这一不良行为的强化物,他这一不良行为会逐步消失。

  (3)当弱智儿童有不良行为发生时。把他从这种活动中暂时隔离出来。对弱智儿童的不良行为进行改造,同时帮助他建立起相应的良好的行为。如某同学讨厌写字,每当写字时他就会捣乱,把笔弄断、把纸斯烂。为了消除他写字时的强化物,老师坚持要他把字写出来,同时指导他如何写字,看着自己也能写字,学生很高兴,老师及时的鼓励他,他从中得到了满足,以后他便形成了良好的写字行为。

  第六步:实施弱智儿童问题行为矫治要做好记录。行为组成了学生的生活活动,在活动中在矫治计划的指导下,运用有效的强化物,做好弱智学生的行为矫治工作,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

  第七步,检验行为矫治的效果,通过记录、观察,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检查弱智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情况,看行为矫治是否成功。从而找出矫治下一种问题行为的方法。 总之,只要我们弃而不舍,适时地给于弱智儿童合适的强化物,他们的问题行为就能得到矫治,他们的良好行就能够逐步形成。

  • 不良矫正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