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启示(一)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7年01月27日 11:58:03 


美丽的画展

  自去年底开始,俄罗斯普希金美术馆的扎哈洛娃女士就不断往返于北京和莫斯科,给中国孩子讲俄罗斯民间传说和童话故事,也把中国的神话传说带回去讲给俄罗斯孩子听,再让孩子们用画笔表现出来。小小的心灵被迷住了,魂牵梦绕,去天马行空地想象和创造。中国的“后羿射日”和“女娲补天”被俄罗斯孩子用饱含着神秘向往的色彩画了出来,像“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样的传说都被描绘得轻柔淡雅和忧伤,而“白雪爷爷”、“野天鹅”这样古老的俄罗斯故事首先在杨景芝教授的教学实验班里为中国孩子的创作增添了无尽的遐想。

  不同文化中的儿童对本国及他国的母体文化能具有如此快速的理解力和表达能力,成人世界为之惊叹,连严肃的国际机构——上海六国合作组织也要为神话和孩子们做点什么,邵大箴先生提议由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策划成一个大型展览,此举得到各国师生的热烈反应。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2005年六•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 “孩子画笔下的童话”——上海合作组织六国民间故事儿童画展,内容包括中国、俄罗斯联邦、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塔克吉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在内的上海六国合作组织成员国的儿童们以本土和对方国家民间故事进行的异彩纷呈的美术创作。

  展览恰逢国际童话年,又由上海六国合作组织秘书处、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俄罗斯普希金美术博物馆联合主办、中国美协少儿美术艺委会和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策划承办,应是成人世界送给孩子们的一份厚礼。

  然而,在直面画展的美丽和激情时,我们又一次不无惭愧地发现,孩子们给予我们的永远更多:那是孩子们真心奉献给世界的灿烂无邪的视觉图景;是孩子们对古老神话传说的热情唤醒了我们对祖先的情感并再次追寻儿童美术所必需的源自传统文化的情境和脉络;是孩子们画出心中童话后的幸福使我们开始思考什么是他们真正的却无法言说的精神需求,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美术教育来帮助孩子建构成长中的心灵?孩子们开放平等的感情表白还告诉我们如同世界的和平与友谊,文化需要更加广泛的理解和尊重。

儿童美术与文化身份

  心灵是否涵育于传统之中?何时我们能以真实的敬仰之心面对自己的祖先、自己的文化、和悠远的历史?何时我们的孩子可以果断地说:我是中国人,我从历史与文化中来?这并不是不需要儿童美术界关心的问题,而且,与国际社会相比,如何通过美术教育来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以形成健全的道德、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还应该成为中国儿童美术界急需探索、不能忽略的重要问题。

  对母体文化的认知是儿童构建本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也是儿童在未来认知、比较世界文化,宏扬本土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没有儿童阶段就开始形成的基本文化认同,是无法谈及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并热爱优秀传统文化,更无法建立自己的文化身份以具备鉴别他国文化的能力和智力,也就没有形成多元文化视点的可能。

  然而,今天很多中国城市学习美术的儿童中都知道毕加索和梵高,却几乎不知道吴道子和齐白石;很多孩子熟知奥特曼、蜡笔小新、流氓兔,却很少能讲“盘古开天地”,更没有听说过“山海经”;越来越多的拿着国际护照的中国孩子困惑于自己是谁,有的甚至以自杀来回答。

  • 才艺潜能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