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历史和社会的原因、甚至美术界自身的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漠视已经在导致我们的儿童无论从视觉还是心理都越来越远离能够真正滋养他们心灵的母体文化。我们也已经看到了文化环境因偏向西方艺术和流行文化而轻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导致的儿童欠缺本土文化性格的弱点。
“孩子画笔下的童话” 让我们惊喜地看到了儿童寻找到缺失已久的美好温暖的母体文化语言以及阅读之后的快乐,更见证了儿童美术对孕育孩子的文化认同感具有直接而深刻的作用。
展览活动中,孩子们专注地聆听古老的神话传说,仿佛在聆听来自母亲心灵的语言,他们渴求了解祖先们的伟岸奇强,理解到所能感受的勇敢、善良和智慧,并为祖先所代表的民族个性而自豪。当用画笔再现时,就如同吸吮母乳一样的酣畅自在。这正是孩子无法用话语表达的精神需求,是对来自传统文化中的情感与伦理认同,也是最初的文化认同感的一个确立过程。
事实上,如果中国儿童美术事业站在文化认同的高度上,凭借美术自身的自由与活力、依靠伟大优秀的传统,探索本土化的美术教育方法,它将有极大的可能成为培养中国儿童对母体文化认知与热爱的心智以建立民族文化身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