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教育挫折孩子的6个小细节(4)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1年04月26日 08:54:21 

  我们可以换一种思路,让孩子自己把书包里的东西精简一下;或是有车的家长让孩子自己把书包背到车上,到家后再从车上背到家里;骑车接送的家长让孩子自己把书包放到自行车上,到家后自己把书包背回家;有的家长让孩子拖一个拉杆箱也算一种解决之道,不过已定要让孩子自己拉着。

  我坚持让儿子自己背着书包走路上下学。儿子并未因每天背会儿书包而不长个或是驼背。房间自己收拾,我们有时会等不及孩子收拾房间就自己替孩子做了,边做边想:孩子还小;学习又紧张;下次吧,下次让他收拾。结果,有的孩子都上大学了,还不会或是不愿意干,父母再送孩子上大学,帮着报到、交费、铺床铺……孩子依然站在一旁看着。

  其实,对小孩子来说,有一种尝试新鲜事务的天性。放手让他们感,哪怕事后再偷偷地干一遍,也会对孩子的好奇心培养、责任感培养、动手能力的培养大有好处。

  曾有报道,北大每年都有不适应新生生活而退学的学生。不适应最主要表现在生活的自理能力差方面。

  其实,家长替孩子解决了一个困难,对孩子没有任何成长上的意义,今后遇到同样情况,困难依然会难倒您的孩子。只有我们充当导演的角色,让孩子走上前台,亲自操练一下,才能保证这个困难永远都不再会困扰孩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说,我们是在教育孩子,而不是仅仅像母鸡一样在护着孩子。

  4、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独立思考亮亮喜欢打乒乓球,可是他的爸爸喜欢踢足球。亮亮只要一提打乒乓球的事,就会遭到爸爸的批评:“打小球没出息,踢足球多好!”每当爸爸强拉着亮亮踢足球的时候,亮亮就皱着眉头,愁眉苦脸地跟在爸爸后面。

  其实,有很多事情,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家长大可不必强求孩子。否则自己生气,孩子也不高兴,实属费力不讨好。让一个从来没自己拿过主意的人走入纷繁复杂的社会,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做长辈的生命有限,不可能照顾孩子一辈子。我们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他身上的本事。保护自己的能力。

  细节五、鼓励孩子勇敢地接受失败、自我激励,给孩子终生的心理能量遇到一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绪反应,不同的情绪反应对应不同的心理能量。我们要让孩子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勇敢地接受失败。

  斌斌是个好强的孩子,上小学期成绩时,总是班里的第一名。但是,进入初中后,优秀的孩子越来越多。在一次期中考试时,斌斌的排名是班级第三,这让斌斌非常不好受,他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斌斌的妈妈也不理解儿子,反而说:“以前都是第一名,这次考了个第三,退步太大了!”为此让斌斌一下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失败。当孩子遭遇失败时,父母不要对孩子讲:

  看把事情都弄糟了,你怎么搞的?”

  “你又忘了应该怎么做了,真是猪脑子?”

  “早知如此,不如当初不生你!”

  “你根本就不是学习的料!“小孩子原本没有自我认识,他心里的自我形象来自于外界尤其是重要他人(比如父母、老师)的评价。如果孩子经常处在这些话语的反复“暗示”下,往往会接受这种错误判断,从而将这些错误判断作为自我评价的一个部分,长此下去,必定形成怯懦、自卑、害怕挑战的心理,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当孩子对自己的评价过低时,就会失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动力,如果遭到失败,有可能会一蹶不振,最终可能会一事无成。

  所以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帮助孩子是具体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帮助孩子从失败中走出来,继续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困难。

  在《请给孩子松绑》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当陈元的父亲得知陈元与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失之交臂时,他能体会到女儿的伤痛。陈元经历了奥赛的层层选拔,却在距国际奥赛仅一步之遥的地方失去了机会,这对一个只有16岁的、涉世未深的女孩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陈元的父亲不能给孩子找借口,他要让孩子勇敢地面对失败,并接受它。父亲给陈元写了一封短信,压在陈元的书桌上。

  “女儿:

  你虽然没有进入国家队,这是否遗憾,但你从中得到的经历、锻炼、启迪,以及你所认识的社会、认识的人,远比你进入国家队的意义要丰富得多、宝贵得多,这是你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你会经得起挫折、委屈,你会因此而奋起,而去攀登你人生的又一个高峰。

  记得你上小学时,从浏正街小学转到修业小学,在浏正街所受的委屈,那段经历,激励你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奋发努力,可以说,那是你人生的一笔财富。同样,在中国科大的这段经历,更会激励你在即将开始的在大学生涯中拼搏进取,因为你经受了挫折,你已经懂事了!

  爸爸”

  不管孩子在成过程中遇到的是暂时的失败还是逆境,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失败就是失败,如果孩子在失败后很随意地摇摇头、耸耸肩,只对失败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那么他的前面很可能还是失败。

  如果孩子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而结果是看不到尽头的失败,那么纵使他屡败屡战,也并不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正如温瑞安先生所言:“跃倒一次、两次,你还可以再爬起来,但如果跃倒了一百次以后呢?即使你有勇气爬起来,相信你的勇气已经消失殆尽,你的脊梁再也不能挺直。”

  所以,当孩子遇到困难不能解决或走进死胡同时,父母要与孩了一起共同向困难挑战,父母不仅要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挑战,还应该提醒孩子“你错了”,并进一步启发孩子“为什么会错”,与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鼓励孩子怎样才能少犯相同的错误。这样,孩了才能一步步找到问题的答案。

  父母要教育孩子:既然失败无法避免,就要有勇气面对这一切。对那些担心失败的孩子,应鼓励他们对着镜子说:“我尽了最大的努力!”无论结果如何,只要努力去做了,也是一种成功。

  多给自己积极的、正面的心理暗示:

  德国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斯普林格在其所着的《激励的神话》一书中写道:“强烈的自我激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 父母心得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