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首宇在书法和美术方面都显现出较高天赋。有老师劝唐英,拿钱给儿子找家教或者拜名师学习。
唐英的一个亲戚经济条件挺好,她主动提出拿一笔钱来帮助郭首宇学习书法美术。唐英认为:培育孩子,也要量力而行,过度投资,无疑是一场豪赌。唐英不想赌这一把,因为赌输了,赔进去的不仅仅是金钱。于是她鼓励儿子:“你就继续上大班吧。只要你努力,妈相信你会取得好成绩。”郭首宇笑着直点头。
小学快毕业时,郭首宇由于国画和书法出色成了有名的获奖专业户,让许多家长羡慕不已。
但渐渐地,唐英忧心忡忡起来。因为她发现,儿子缺少了他那个年龄段孩子应有的活泼和好动。这样下去,孩子不会成为一个迂腐子吧?
很快,唐英就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儿子不学书法和国画了,她要让这个过于安静的孩子动起来。她要他去学游泳、乒乓球、篮球!
从初中开始,郭首宇是班级篮球队的主力中锋,乒乓球、游泳也是一把好手。至今,仍有人为他们母子遗憾,如果他们在书画上再坚持几年,也许郭首宇已经出道了。唐英却一脸欣慰:“儿子能全面、均衡地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直以来,唐英就认为,教会孩子坚强,比让他读重点学校还重要。
一天郭首宇回到家,一脸愤然地说:“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原来,他前阵子参加一家杂志社举办的写作比赛,写作一向很出色的他自认为这次发挥得很好,但比赛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他名次很差。他仔细看了那些名次排在他之前的作品,心里很不服气,于是怀疑比赛的公正性。
听完儿子的一肚子怨气和牢骚,唐英二话没说,起身进了自己的房间,拿出一大堆荣誉证书摆在儿子面前,淡淡地说:“妈以前工作表现也挺好的,我根本没想到自己会下岗。但下岗了,妈也不觉得天就因此塌了下来。这些年,妈不是生活得很好吗?”唐英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就这样一点点地播种在儿子的心里。
高中,郭首宇考入富家子女居多的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他从不穿名牌,口袋里的零用钱从来不会超过20元,但在同学中,他的自信是发自内心的,没有一点做作。记得儿子进实外的第一个周末,唐英骑着她那辆已经很旧的自行车去接儿子。学校门口停满了高档轿车,唐英心里直犯嘀咕,她会不会让儿子感觉尴尬。但远远地,儿子笑着向她跑了过来,他平静地向同学们介绍:“这是我妈,下岗了,在外面做临时工……”儿子脸上看不到一点难堪和不自然,唐英心里突然涌上了一股暖流:看来,这些年,自己对儿子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