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着就要过年了,许多家庭都快乐地忙碌着这每年一次的“大走动”,很多宝宝也要跟着父母一起回老家“看看”,如果你家宝宝平时有晕车、晕船现象的,妈妈们可以注意了,提前做好准备,不要让宝宝路途受苦!
无法忘掉的晕车晕船痛苦
晕车晕船的难受相信现在很多已为人母的妈妈们很有体会,那种头晕和天要塌下来的恐惧感,让人想起仍然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所以,任何一个妈妈都不希望这种痛苦的经历再发生在自己宝宝身上。因此,对于表达能力还没发育完全,尤其是口语表达还不好的晕车晕船宝宝,如何发现、预防、改善和治疗晕车晕船症呢?
学名为“动晕症”
幼儿和大人的晕车晕船症,学名为“动晕症”,是由于交通工具动摇所引起的一种不快感觉。基本上,动晕症是属于一种反射性眩晕,通常是急性、自限性的。起因是由于知觉感受器(耳石器、视觉)受到过度刺激(比如,坐在摇晃很厉害的车内),或是同时经由内耳、眼睛或本体感受器所传入的知觉讯息发生冲突(比如,从轮船甲板上往下看海浪)所引发的头晕,和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此时并没有任何参与的平衡构造遭受破坏,只是机能的改变。因此,这种症状发生的快,恢复得也快。当外界的刺激因素一消失,病人很快就能恢复平衡机能,所以,顶多晕个把小时。
发生原因
发生原因可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
内在因素
个人本身的内在因素,包括:睡眠不足、焦虑刺激、神经质、胃肠不佳、醉酒、头痛、感冒等,都容易诱发动晕(车、船晃动时产生的头晕)。而经常晕车的人也很容易陷入自我暗示而不断复发晕车症状。
外在因素
外在因素包括:路面颠簸、车子晃动得厉害,会过度刺激耳石器;或是看到窗外一直移动的景物,视觉不知不觉受到刺激;或者闻到汽油味,嗅觉不快等都能引起晕车症。当内外因素同时起作用的时候,就更容易诱发晕车晕船的症状。
幼儿的口语表达
晕车晕船的幼儿会向大人描述,房间里的东西好像在动、东西有两个影子等用语。而这些词汇可能是幼儿头晕仅有的口语表达,因为大部分的幼儿不会使用眩晕、头晕、不平衡等词汇,他们通常会用肚子痛、想吐、头痛、很累、看不清楚等他们自己熟悉的词语来表达他们晕车晕船时的感受,所以爸妈应该尽可能多的花些时间来了解孩子话中的意思。
特殊情况的发生
除上面说的一些情况以外,父母还应该留意观察下列情况是否发生,以帮助医生尽快对宝宝晕车晕船症状做出正确的诊断,这些情况包括:静静地蜷缩在一旁、眼睛紧紧闭着、双手紧抓住座椅,不敢也不愿意移动头或身体;无法坐立,一直想躺下或紧贴着母亲寻求支撑;异常的哭闹、眼睛出现异常的跳动、脸色苍白、呵欠连天、冒冷汗或流口水、浑身无力;坐车后胃口不好或是突然跌倒等,如果有这些状况出现,父母就应该多加留意了。
专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