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从事华人子女的语文教学不知不觉已过了很长时间,这几年伴随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日本企业和社会为顺应时代潮流的需要愈加重视对中文的教育,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华人家长将子女送到中文学校来学习,希望他们一口吃成个小胖子,每次都能学到很多的内容,然而,从客观条件(每周末一次的两节汉语课)和孩子的吸收能力上来看,在校的中文学习毕竟是有限度的,家长们除了平时督促孩子完成中文学校的作业外,还应该怎样在日常生活更有目的地辅导孩子学中文,使他们更好地掌握中文成了父母们日益关心和重视的问题。 鼓励孩子学中文最为关键要素是从小就给他们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因为孩子学语言和成人不同,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靠有意识地学习所获得,而完全是在一个语言环境中凭感觉获得的,因而可以利用他们接受语言的潜在天赋能力,比如说坚持用汉语与孩子交谈和沟通,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给孩子读中国童话和民间故事等,引发孩子对中国故事的兴趣,从父母讲的故事中文学知识一点一滴地渗透进他们的心灵,对将来受用无穷。对大一些的孩子来说,比起家长的教育,孩子本身的作用则越来越重要,如果他有兴趣,可以学得很快、很好。这时父母不妨从国内买一些好书,从旁协助他们阅读,亲子之间逐渐有了共同语言,彼此也更容易沟通。有条件的家里,可以安装中文有线电视,和孩子一起看他们喜欢的动画片,还可以引导看一些关于中国民俗风情和历史地理方面的电视节目,更加深孩子学习中文的意愿而主动地去学,学得快乐些。 语言的基础可以通过一段时间而习得,但若想达到运用自如则是一项长期,需要持之以恒的重要工作,不可先急于求成,后又虎头蛇尾。因此要保障一定的时间就显得极为重要,家长每天只要抽出10分钟左右,拿一段中文文章或报纸让孩子朗读,这样既培养语感又保持对中文的兴趣,让他们一天天感到自己的进步和乐趣;除此还可以配合学校听写学习过的生字词,切不可集中在周末搞突击,这样会增加他们的厌烦心理。孩子对中文可以说能溜就溜,能懒就懒,作为父母则应该能追就追,能挤就挤,学一点算一点,只要家长坚持,孩子的进步只是快慢的问题,但只要家长一退,则前功尽弃。 中文在世界上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学习中文已不仅是海外华人子女重视的课程,外国人学中文也日渐普遍。一位目前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说:“现在我的好多韩国朋友也在考虑来中国学习,因为在我们国家,汉语的用处越来越大,很多外贸公司都要求职员会说汉语。”中国语文受到世界的瞩目,一个生活在国外的孩子,如果能掌握母语,无疑是他们的特色与优势所在。 (来源:日本新华侨报/同源中文学校 田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