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的健康发展,克服自卑心理。
教师应当对幼儿多一些积极性评价,以产生教育上的期望效应。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受成人评价的影响,教师在各种教育活动中,经常给幼儿以积极向上的心理,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幼儿每天都有所进步,在评价幼儿,特别是有自卑心理的幼儿时,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我们就要给予积极地评价,从而使他看到自己的优点,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树立起自信心,久而久之,幼儿的自卑心理就会被克服。
给每个幼儿以成功的机会,树立起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居里夫人有句名言:“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自信心是儿童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素质。一个人如果缺少自信,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自卑心理,没有自信心。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
(一)及时地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
幼儿自我意识的特点之一是具有他律性“镜像自我”。即他人、特别是与儿童关系密切的重要他人(如父母、教师)对儿童的评价是他们自我评价的根据。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及时地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进步,不要给孩子贴上消极的(如“笨孩子”、“坏孩子”)标签。即使是一个有不少缺点的孩子,也要多肯定他的优点,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自我接受,喜欢自己,对自己有信心。
(二)重视过程而非结果
近些年来,功利主义的教育对人们影响很大,家长也往往特别关心孩子的名次、位置,计较孩子某项活动的结果。其实更重要的是过程——培养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从失败、成功中汲取积极进取的思维方式,磨练坚韧自信的性格。
(三)帮助儿童获得能力,获得成功感
积极的接纳、尊重儿童固然重要,但内在的实力、能力更是自信最可靠的根基。因此了解孩子的弱点和优势,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获得能力,获得成功感,克服自卑心理是及其重要的。
现在的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愿我们为祖国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才而共同努力。(来源/星星生活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