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心理研究所近日联合当地几家媒体对沈阳市内近千名14岁以下儿童的学习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竟有70%左右的儿童不同程度上出现学习障碍,从医学角度看这是一种“感觉统合失调”症。专家建议家长应停止责罚,以科学理智的态度与方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能力。
“感觉统合失调”理论是美国加州大学的爱尔斯博士于35年前提出的幼儿发展理论。该理论强调幼儿自出生后,很自然地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主动地去探索环境,这些感觉器官包括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视觉和听觉等,而中枢神经系统会将环境探索过程中所接受的各种感觉信息予以整合、处理,使孩子对周围环境有清楚的认识,并且表现出适应行为反应。如果此过程出现障碍,孩子的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及生活自理方面就会出现问题。
此次由沈阳市心理研究所牵头作出的调查共发出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763份,其中男孩375名,女孩386名,比例接近1:1。在调查取样过程中,专家们分别选取了一年级、三年级和五年级三个年级段的孩子。调查发现,在学习方面,主要表现为写字出格、看书跳字、跳行、阅读困难、计算出错等;在生活方面,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害怕陌生环境、社交能力差、偏食、独占欲强等特征。有时还表现为跳绳、骑车、系鞋带不易学会等等。
心理专家指出,这类孩子对于家长、老师的说教往往是视而不见、充而不闻。你说你的,他做他的,所以久而久之,家长和老师们就容易失去耐心,尤其是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更是心急如焚,甚至开始采取打骂的教育方式。这样不但不会使孩子有所改变,反而会让孩子形成逆反心理。
专家建议,面对这种现象家长应停止责罚,提高认识,配合训练,以科学理智的态度与方法帮助孩子尽快提高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