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个坏小孩那是“抽动”惹的祸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6日 20:46:22 

  当孩子出现手脚乱动、不守纪律、上课注意力分散,或是突然变得满口脏话、粗话,且屡教不改的时候,不知有多少家长会想到这也许是一种病态表现而到医院求治?郑州大学三附院儿童心理行为指导中心的负责人———姚梅玲主任告诉记者“抽动—秽语综合征”很容易被家长所忽视,而它的伤害却是多方面的。

  郑州的李女士最近挺烦,7岁的儿子波波原本是个很乖的孩子,但最近不知什么原因动不动就冲着大人讲粗话,甚至还经常挤眉弄眼的,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下,家人多次劝说教育也无济于事。

  李女士说,孩子的这种“坏毛病”从一个月前开始,当时一家人在吃早餐,正在吃面包的波波突然自言自语地骂了一句,甚至还一边骂一边挤眉弄眼。起初家人以为孩子可能是变调皮了,所以只呵斥他好好吃饭,可波波并没有听话,依然不停眨眼,一时火起的她便打了孩子,并把孩子打哭了,但安静下来后小家伙的脸又开始抽动起来,无论怎样教训,孩子的眼皮还是在挤在扭,甚至越来越厉害。

  冷静下来的家人突然意识到波波可能患病了,于是带着波波来到医院。经诊断,孩子患了一种叫“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疾病。

  在郑州大学三附院,记者采访了医院儿童心理行为指导中心的负责人———姚梅玲主任。据姚主任介绍,抽动症分为短暂性抽动症(也即一般所说的抽动症)、慢性抽动症和抽动一秽语综合征三种。而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为进行性、多发性抽动障碍,主要以儿童面部、手足以及身体不由自主地抽动为主,同时伴有喉头肌肉抽动引起的异常发声、污秽语言等症状。

  这种病多发于5~8岁的儿童,14~16岁的青少年也有发作,并且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发病时孩子的抽动部位常见于面部,如挤眉、眨眼、口角抽动、肩部和上下肢体抽动以及干咳、吼叫,不自主地发声、骂人或经常说脏话等。一般来说这种病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但少数患儿到青春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可以自行得到缓解。

  说到发病的原因,姚主任认为,一方面是遗传的因素,另一方面外界环境压力较大时也容易诱发这一症状。另据该院儿童保健中心的刘安民主任介绍,一些器质性的病变如脑部受损、躯体性疾病如眼炎等也会引发这种病症。

  姚主任说,这种病很容易被家长们忽视,许多人常把孩子发病时的症状误解为调皮的天性,从而难以引起他们的关注。据悉,这种疾病对儿童的伤害是多方面的。

  一是继发学习困难。经常不自主地抽动和发声,容易使孩子注意力分散,眼睛很难盯在书本上,时间一长导致学习下降,如果引导不当再遭到同学们的歧视或嘲笑,还会使他们厌学、逃学;二是抑制个性发展。4~15岁正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阶段,这一时期来自外界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会对儿童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如果经常受到家长责骂、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就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巨大伤害,从而影响孩子一生。

  所以,一旦孩子出现以上症状,家长应马上带其到医院检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种病“三分靠药物,七分靠调理”。据姚主任介绍,该中心目前引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这些训练方法包括“感觉统合训练”“ABA应用行为分析”等。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各种各样的游戏训练,如电脑识图、智力游戏、玩积木、滑滑梯等,一边了解孩子的情况一边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治。一般经过一到三个疗程,四五十次有针对性的训练就可以得到很大缓解。掌握基本方法后家长也可在家里和日常生活中继续对孩子进行训练,以确保患儿痊愈。

  此外,家长、教师还要多给予患儿心理支持,多了解他们的发病特点,对患儿的不良反应给予理解和宽容,鼓励患儿融入同龄人中,让他们多与同伴进行交往,学会合作、谦让、为别人着想、讲礼貌等,帮助他们获得同伴的接纳,通过这些集体活动使患儿的自我意识

上一篇:感觉概述
下一篇:何为感统训练
  • 感统失调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