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儿童,引导而不是创造(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8日 00:00:29 

;  侯爸爸:智力是全方位的。孩子以前一直跟着姥姥姥爷在洛阳,淘气得很,我和他妈都在北京,我们从没刻意教过他什么,比如说识字,他不知怎么自己就认识并记住了,很奇怪。但我没觉得自己的孩子是神童,只是觉得他比别的孩子更聪明一点而已,其实现在的孩子都挺聪明。智力是全方位的,他也只是识字、数理逻辑推理这方面强些,他的运动能力就差,体育不行,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强。

    要给超常儿童什么样的教育?

  施建农:提供给他们适合其自身成长规律的教育。一个人的成功必然是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的共同结果,超常儿童也是如此。我们开办这个“才高一班”的初衷就是依据这些超常儿童的特质,提供给他们适合其自身成长规律的教育。有些人会说没必要开这么一个班,在普通班孩子同样会发展得很好。当然我们的理想是好的,但是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很多老师很努力,很敬业,但还是无法解决一些孩子在课堂上“吃不饱”的问题,有些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关注和引导,反而引发了多种行为问题甚至心理问题。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所以我认为给这些超常孩子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非常必要。

   有一点必须明确,超常儿童也是孩子,我们教育孩子的理念是一致的,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程度的不同。程度可以从深度和广度来说,当然如何来把握孩子的需求水平是我们每个研究者研究的内容,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和需求,我们才能提供适宜的引导。

   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活动量很大,孩子是自然的产物,运动是他的本能,我们必须让他把天性发挥出来。事实证明,这样效果很好,孩子们很喜欢幼儿园,因为在这里没有人逼迫他们做不喜欢做的事情。

   陈宁:孩子就是需要一种空间来尽情释放。智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仰仗于其遗传基因和生理因素的,但是,后天教育和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其智力水平的发挥。

  我觉得我们这个班和其他班一样,就是要努力创造一种空间和环境,拒绝强制灌输,提倡自然渗透,让孩子们尽情释放自己,最大可能发挥他的潜能。“才高一班”的课程与普通班的课程基本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内容和形式上更为丰富和复杂一些,而且还很突出自然体育课。我们的课程都要经过和中科院研究专家的反复讨论,老师们也要定期接受培训,所以说我们投入的力度是很大的。我们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让这些孩子喜欢这里,把潜能发挥出来。我们还希望能改变大家一个传统的误解,以为教育超常孩子只是追求语言或数理智力方面的超越,而不顾其他,其实,我们非常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

   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孩子们进步都很快,而且很喜欢来幼儿园。他们中有的原来非常调皮好动,现在也懂得了遵守规则;有的原来较为内向,现在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我们老师们都是很欣慰的。

   李弈:老师的素质应进一步提高。确实有些孩子存在“吃不饱”的现象。但我觉得不是一个“超常”班就能解决得了的。老师的素质应进一步提高。因材施教,因人而宜,作为教育者一定要有责任心,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比如组织孩子们玩同一套玩具,老师可以向不同的孩子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和指引,给孩子更大的空间去发挥,使每个孩子都从中发现乐趣,有所收获。或许我们现有的资源和条件有限,但我们一定要有这个意识,关注每个孩子,发现每个孩子。

   侯爸爸:我没有过高的期望。孩子不喜欢原来幼儿园那种生活,教太多东西,成天很累。他的淘气出了名,老师管都管不住。他转园后有了明显进步,以前讨厌上幼儿园,现在却特别愿意上幼儿园;以前从不喜欢和小朋友玩,现在却特别爱和小朋友玩了。他在幼儿园里玩得很开心,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学到了东西。除了这些,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活动能力也提高了很多,当然这有一个成熟的必然性,但我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