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儿童,引导而不是创造(4)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8日 00:00:29 

   施建农:“神仙也是凡人做”。如果你的孩子超常,那么一定不要一劳永逸地认为孩子会永远超常,没有适宜的教育引导也枉然,顺应他的天性,不要拔苗助长。如果你的孩子不超常,也没关系,每个孩子都有成才的可能,关键是看你有没有为他提供发挥他最大潜能的环境和机会。“神仙也是凡人做”,把他的潜能发挥出来,他就了不得。

   李弈:客观规律违背不得。我记得武汉大学曾经也搞过一个什么超常指导之类的东西,出于好奇我也了解了一下,结果发现那一套东西无非是把幼儿3~6岁阶段应该接受的教育提前到了0~3岁,这不是拔苗助长吗?我多年从事幼教工作,了解这个,可很多家长不了解,不是就受骗了吗,对孩子是个伤害。还有个小女孩,她的家长成天就是教孩子认字、算术还识乐谱,她是学了不少,可她在幼儿园几乎不说话,不和小朋友玩,无法正常参与班级的活动,你说这有意义吗?

   每个人都有他自身发展的必然阶段和过程,客观规律违背不得。比如我认识一个孩子,当初上幼儿园的时候,数数都数不清,结果上学后,一下开了窍,数学学得非常棒。所以,我们不能在幼儿阶段就给孩子下定论,要顺其自然,恰到好处。

   人不在他聪明不聪明,就在于他有没有兴趣,能不能投入。他兴趣广泛了,积极投入了,接受的信息就丰富了,只要专注尝试,他就能成事。孩子也是这样,家长不要在“超常”上较真。

   耿妈妈: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不论是超常孩子的家长,还是普通孩子的家长,我们都有必要掌握一定的早期教育常识。孩子的幼儿教育,不应该全部推给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我一直以为,教孩子学会做人,有一个好性格,比学习文化知识更加重要。一个人具备一定的毅力、自信心、韧性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比过早地在大脑里填塞知识更容易成材。

   话题讨论到这里,我们似乎发现,孩子超常与否已经变得不重要了,在是否有必要办一个超常班这个问题上也显得不那么针锋相对了,因为我们发现,几乎每一方的言论都充满了对成材和教育的反思,充满了对孩子的尊重和爱。

  超常班只是一种多元化的模式而已,我们的理念其实是一致的:解开“神童情结”,顺应孩子的天性,引导他通过自主努力,最大发挥他的潜能,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采编/本刊记者 李一凡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