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这些误区请避开(4)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12日 12:10:58 

家后,吃饭前的第一件事就是运动,保持旺盛的精力。打球、游泳、冬天滑冰,什么都玩,一个个跑得满身汗,大脑供血供氧都足,这时候吃饭,吃过饭休息一会儿再写作业,晚上10点之前都睡觉,绝不熬夜打疲劳战。二儿子金侠在剑桥大学研究艾滋病,这需要有健康的血液对比分析,而剑桥大学这么著名的名牌大学却没有血库,金侠就经常从自己身上抽血,要没有好的身体,早挺不住了,还搞什么研究。

  误区八 父母矛盾不回避孩子

  俗话说:“父母不和,孩子遭殃。”父母是孩子终身的教师,所谓“身传甚于言教”,父母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父母若是整天在孩子面前剑拔弩张,互相指责,不但不能给孩子提供“稳定的后方,快乐的港湾”,还给孩子幼小的心理造成难以磨灭的阴影。这样的孩子成材的几率就相对要小得多。李振霞夫妇几十年的“互爱、互敬、互帮、互谅、互信”,对4个孩子的成材大有裨益。李振霞教授说:“现在许多中年人,互相指责、互不信任,在孩子面前不自律,整天吵得鸡犬不宁,为日后的婚变埋下祸胎。做孩子的很痛苦,整天担心父母会不会离婚,有的孩子还悄悄跟踪父母,看有没有第三者插足,你说这孩子还怎么能专心学习?又怎么能够学好?又怎么能培养成欢乐、健康的性格?”所以,父母一定要有为孩子营造“温馨、和睦、快乐的家庭生活环境”的责任心。另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一定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教育孩子前要交流直到取得一致意见,绝不把分歧暴露在孩子面前。

  专家指点:对于孩子的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生理遗传的因素:虽然我们现在还不知道遗传因素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多大影响,但是有影响是肯定的。因此,先天条件好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抓紧,不能因为先天条件好就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先天条件不太好的,父母更要抓紧,利用后天的不断弥补,让孩子赶上来,只要父母努力,孩子一定会成才,这样的事例也是很多的。

  二、环境因素:环境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教育环境3个方面,其中家庭环境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这就要求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同时,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要做到在孩子面前言行一致。例如:有的父亲教育孩子要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而自己却从不看书看报,整天泡在麻将桌上。有这样的父母,孩子怎么可能学好,当然也不排除有例外现象。

  三、给予孩子一定的空间:在这个问题上,应根据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给予他们不同的空间。6岁前,给孩子的空间不能太大,在这一时期,因为孩子的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做父母的应从多方面指导教育,让他从小就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孩子6岁后,随着接触社会的机会增多,逐渐形成了一些自我意识并在不断加强,父母再用以前的老办法就会受到孩子的反抗和抵制,有时甚至是极端的反抗。这时父母就应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出现。当孩子与父母的意见发生冲突的时候,应坐下来认真倾听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说得有道理,就应按照孩子的意见办;如果没有道理,就应耐心地说服解释,不能以大欺小、以大压人。

  四、奖罚要适度:对于孩子的奖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是一定要以正面鼓励为主。对孩子的奖励应占

  • 家庭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