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多动症儿童从焦虑和愤怒中走出来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1月26日 22:12:55 

  多动症儿童很容易陷入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中。家长帮助多动症儿童调控情绪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改变儿童对诱发事件的不合理认知,帮助他们——

  通常认为,情绪和行为后果的反应直接由激发事件所引起,即A引起C,而情绪和行为的ABC理论则认为,A只是C的间接原因,B即个体对A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信念才是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个人遭遇同样的激发事件——工作失误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并产生了很大的情绪波动。在总结教训时,甲认为应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防止再犯错误,努力工作,把造成的损失弥补回来。由于甲有了正确的认知,产生了合乎理性的信念,所以没有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后果。而乙则认为,发生如此不光彩的事情,实在丢尽脸面,表明自己能力太差,怎好再见亲朋好友。由于有了这样错误的或非理性的信念,乙无法振作起精神来,导致不适当的甚至是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多动症儿童的内在言语能力较正常人落后,他们很难通过合理的自我对话来形成合理的自我信念,甚至很少通过内在言语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们更容易形成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尤其是绝对化信念。一旦这种绝对化的信念和要求很难实现时,他们就会由此产生一些不合理的自我对话,包括:

  糟糕透顶 多动症儿童过于夸大事情的危害性,所以如果事情并不是真的那么可怕时,应该让孩子冷静地考虑后果,而不要夸大其词,造成心理危机感。

  我不能忍受 这种自我暗示意味着:“我不能忍受任何不舒服、挫折、焦虑、愤怒和抑郁。如果我不得不忍受这些不愉快,我就不快乐,甚至觉得无法生活下去。所以,我绝对拒绝接受这些令人不舒服的情绪。”

  “我不能忍受”的想法容易导致低挫折忍耐力,而低挫折忍耐力又导致个体产生更强的挫折感,最终导致焦虑、愤怒和抑郁。

  指责和谴责 指责和谴责是指试图对自我、他人和生活现状加以惩罚和诋毁。这种自我对话使愤怒的情绪更加强烈,甚至对他人产生暴力行为。指责自己则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不接纳,长此以往会造成抑郁情结。

  我真没用 “我真没用”意味着我一无是处,一文不值。这样往往会导致低自尊、抑郁、逃避和羞耻等。大量的研究发现,多动症儿童的自尊、抑郁情结比较严重。

  总是这样或者从不这样 “总是”和“从不”是指行为举止不端的人使我不愉快的情境总是这样,从不改变。事实上,认为情境或人永远处于一种特定的状态,永远不会改变,这种看法是不切实际的。用“总是”和“从不”这种自我暗示将产生焦虑、愤怒和抑郁。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一个名叫小利的多动症儿童的案例。一次足球课,发发说小利跑动不积极,不好好踢球,小利非常气愤,心里想:“他居然说我跑动不积极,他一定对我有意见,故意贬我。”“他没有权利这样说我,他说这种话,我实在不能容忍!”“我要疯了!我受不了了,我非得过去揍他一顿!”很快,小利情绪爆发了,冲过去与发发打起来。

  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发发只不过随便说说,但是小利却无法忍受,小利内心不合理的想法,导致了自己情绪爆发。诱发小利情绪反应的不是发发的话,而是小利内心不合理的信念。试想,如果小利这么想:“发发肯定很着急,他希望我们能很快进球!”“如果再跑快一些,肯定能进球,发发观察得真仔细。”这么一想,小利还会冲过去打架吗?

  根据理性情绪ABC疗法,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多动症儿童调控自己的情绪呢?其实,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改变儿童对诱发事件的不合理认知,延迟反应,积极再定义,养成积极的合理的信念。具体说来方法如下:

  *用健康情绪代替不健康情绪

  除了用理智的自

  • 特殊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