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
我的女儿静静,性格脆弱、胆小,今年都上小学了,还是那样怯懦。老师批评她几句,回家就哭个没完没了;做作业时碰到难题就退缩,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就逃避,夜间不敢出屋,下雪不敢上学,雨天打雷时吓得她藏到姥姥身后等等。她爸爸说,这孩子就是让姥姥娇惯坏了,从小就怕“苦”着她,使孩子养成了怯懦的性子;而姥姥却说,性格是天生的,与“惯不惯”没有什么关系,总是护着静静。编辑同志,到底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孩子性格脆弱、胆小应该怎么办?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际问题。现在就谈谈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仅供你参考。
性格,往往能表明一个人的本质和典型的特征。一般来说,孩子从小学阶段起就能表现出明显的性格特征,如坚强或脆弱、勇敢或怯懦、勤奋或懒惰、直率或拘谨、诚实或虚假等。性格的形成,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成长,甚至将来事业上的成就,都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性格脆弱、怯懦的人,往往缺乏开拓、创新的气质,这似乎可以说是一条规律。
有的家长认为,性格是天生的,俗话说“秉性难移”,再下功夫培养也无济于事。这种看法是很不全面的。性格的形成固然有其生理基础,但主要还是在生活实践中和生活环境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体来说,家庭的影响和教育、学习和工作的实践,以及一个人的经历,在性格形成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孩子性格的最初影响,主要是家庭。应该说,静静的脆弱性格,与她在家庭中的独生女的特殊地位,以及姥姥的特殊宠爱,是紧密相关的。当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有争议的。
下面,我着重说说孩子性格脆弱、胆小应该怎么办。
从“四个不准怕”谈起
据说,大家所熟悉的科学家居里夫人的两个女儿,从小都很聪明,可就是非常怯懦、胆小。居里夫人认为,将来在事业上要有所造就,必须有胆略才行。于是,她向两个女儿提出了“四个不准怕”的要求,即不准怕黑夜、不准怕雷电、不准怕坏人,不准怕疾病,教育孩子勇敢地对待人生的坎坷和前进中的困难。由于她的言传身教、精心培养,两个女儿长大以后,在事业上都取得了成就:大女儿绮瑞那也象妈妈一样,勇敢地攀登科学高峰,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奖金;小女儿艾芙在音乐方面取得了较高的造诣,并写成一部著名的《居里夫人传》。居里夫人的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每位家长都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要求。就拿静静来说吧,就可以对她提出“不怕黑夜、不怕雷电、不怕下雪、不怕批评”的要求。比如,夜幕降临了,可以领孩子到院子里或野外,观察天空中的月亮和星星,讲点天文知识,引起孩子的兴趣,逐渐做到不畏惧黑夜。下大雪的时候,可以带孩子到雪地里玩“滚雪球”,并鼓励孩子与小朋友一块上学去等等。总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帮助和鼓励孩子,敢于正视困难,勇于克服困难,培养知难而进和坚持到底的顽强精神,这对纠正孩子性格上脆弱、胆小的弱点,是大有益处的。
要舍得让孩子吃苦
你在信中提到,你的女儿静静“在学习上碰到难题就退缩,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就逃避”。这是什么原因呢?静静的爸爸说得对,静静是姥姥娇惯坏了,从小就怕“苦”着她,养成了娇气。所以说,娇气是不正确教育所产生的一种不良行为。有的家长出于溺爱,舍不得管教孩子,结果养成孩子撒娇的习气;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过得安乐舒适,听任孩子随心所欲,毫无约束;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吃苦头,常常让孩子躲着困难走;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形成孩子性格脆弱、怯懦的直接原因。
防止和克服孩子的娇气,根本的一条是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和教育中,要舍得让孩子吃苦。一般来说,应该做到下面几点:
(1)要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上看,幼儿期的孩子已经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劳动了,家长一定要及早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和训练,千万不能过于娇惯,事事都由大人包办代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让孩子进行一些自我服务劳动,如自己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