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迦德纳博士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智慧存在有八大智能——语言、数学逻辑、视觉空间、人际、自然、肢体运动、内省、音乐。大多数人都可以在加德纳多元智能论的内涵中,找寻到自己的长处。而父母们可以在多元智能中找到自己孩子的优势智能。
1、尽管智能天生有,但在各人身上显现却是不同,智能有强势和弱智能之分。一些孩子生下来就对声音、节奏、韵律敏感,而有些却只对线条、色彩感兴趣。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孩子从来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2、智能的发展阶断是不同的。在成长过程中,每一项智能都有它发展的所谓敏感期。
3、弱势智能可以被强化,强势智能也可能被忽略。虽然先天的条件注定人的智能有弱势和强势之分,但迦德纳博士同时也肯定了后天教育的力量,认为智能是可以后天被强化的。通过科学的训练和指导,弱势智能有可能转变成强势智能;同样的道理,强势智能如果没有很好的利用和开发,它也会逐渐被其他智能所替代,消磨。
因此,有教育学者们建议:首先父母们必须了解自己本身智能的真正内涵,看看哪些事是自己最在行的、哪些事是自己想逃避的。一旦父母们了解你所拥有的智能,你就能够协助确认你的孩子受到了影响;或许你所影响孩子的不是你最在行的部分,但对他而言,这个部分的影响却可能是强而有力的。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你或许需要邀请那些具有特殊专长的朋友或亲戚来与您的孩子进行多一点的接触,这样的举动将会协助提供培养你的孩子所需的机会及经验。
无独有偶,在父母公社好网妈妈也展开了关于先天智能和后天培养的大讨论:孩子与生俱来的素质逐篇谈,虽然妈妈们并没有将她们所关注的问题像学者们那样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是从日常生活实际教养经验中,妈妈们也提出了她们自己的看法。
网友萱宝宝妈咪开篇前言:
古代的《三字经》开篇就说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首句的意思很明朗,说的是人存在有天性方面的品性的……后一句则指出人更是会受后天环境的熏陶、习染与浸润。
现在很多研究教育学者大都承认:每个孩子,在他出生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具备了某些优良品性(素质、才艺、天才……)然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陆续受到周围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书本,社会的影响。
可是,孩子这些优良的品性,可能会受到某种程度的“伤害”或损失甚至丢失到最后有可能完全失去了。
我们要怎样及早发现孩子身上的这些天赋才能呢?尽可能让它发挥出来,强化这些才能,不让它们白白丢失……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更担心的是:我们这些作父母的,如何不“糟蹋”掉孩子的“天性与天才”?
这里的天才,我指的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某些优良素质,也指才能与才艺。
讨论1:优良素质是否天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