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小小“演讲家”(3)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06年12月04日 09:52:29 

现欲望,也不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因此抑制了幼儿语言表达的兴趣。情景参与的形式可以让幼儿以角色的身份溶进故事中,激发他们参与故事的强烈兴趣,发生问题时能主动想办法,解决问题,诱发积极思考。

  情景参与为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提供了前提条件。语言活动中采取情景参与的形式,能使活动的气氛轻松、自由,幼儿也能很快进入角色之中,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也就消除了幼儿由于心情紧张而不愿意开口的情况。孩子说话无拘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消除了语言表达的心理障碍,使幼儿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和交往。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有表达自己意愿的强烈愿望,思维也非常活跃,他们最常说的就是:“我还有,听听我的吧。”这样的方式深受孩子们的喜欢。

  开放式循序渐进的提问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新颖性、首创性和独特性。求异是创新的重要前提,因此幼儿具有求异的精神、善于提出不同于他人的看法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怎样引导幼儿具有求异的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呢?除了在活动中不断鼓励孩子“试一试,想一个和别人不同的主意”,成人还应善于提出不同层次的开放性提问,为幼儿创造性思维提供线索和依据。根据幼儿思维的特点,问题首先应是循序渐进的,是从浅层次的无根据的想象逐渐过渡到深层次的、根据线索猜测的创造性思维。例如:猜猜我请来了谁?(无目的地想象)→想一想这个纸盒里装的是什么?(根据线索猜测)→我们可以把牛奶盒变成什么呢?怎样变?(进一步发散思维)幼儿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能逐渐理清思路,有创见地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一个问题多个答案

  有一天我问班上的孩子,用什么办法可以把小猪从水里救出来?有的孩子说:“请潜水员帮忙从水里救出小猪。”有的说:“用钓鱼杆把小猪钓上来。”还有的说:“我会游泳,我去救小猪吧。”办法多种多样。如果肯定了某一个而否定了其他许多个办法,就会大大削弱幼儿求异的兴趣,也不符合创造性一问多答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为孩子们创设一个允许多个方案同时存在的活动环节。例如:“那我们就用自己的方法试一试,先用谁的呢?”这样幼儿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价值,也就愿意并尝试进行创造性思维。

  父母不妨试试以上几种方法,你会发现孩子不仅表达能力越来越强,是家里的小演说家了,而且能说、敢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高。

  增强孩子的表达能力的小游戏

  讲故事游戏

  和孩子一起玩讲故事的游戏,如自己先讲,讲到一定的地方后让孩子接着讲下去,不仅可以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其创造力。还可以和儿童玩看图说话的游戏,对着漫画书,让儿童讲漫画中的情节。

 

  演木偶戏

  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几个木偶,也可以利用儿童的玩具。设定几个角色,自己和儿童一起扮演,自己编自己的台词。实际上,我们小时候常玩的过家家和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让孩子多做即席演说

  可以让孩子就各种各样的题材发表自己的看法,如电视节目、新闻事件、生活事件等等,鼓励儿童多发表看法,这时重要的是说的过程和形式,而不是内容。

  • 智力开发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