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有关。
湾湾现在四岁一个月,是个很爱问为什么的阶段,几乎所有的事都要问为什么,而很多时候,我给她的解释她并不能理解,于是我给她做过不少简单有效的实验,每次她一看就明白了,而且印象深刻。
比如有一次给湾讲乌鸦喝水的故事,她不理解半瓶水乌鸦丢了石头后就能喝到,我就拿了个矿泉水瓶装了半瓶水,带她出去外面,请她把拇指和食指当成乌鸦的嘴,一点一点往瓶中装小石块,慢慢的水往上升,她用手指做成的乌鸦的嘴终于能碰到水了,她立即明白了故事的内容。后来吃饭的时候,我先是乘了半碗汤,然后加进饭去,当饭加到一定时,汤就溢出来了,告诉她这和乌鸦加石头同是一个道理。
坦坦娘介绍的那套小口袋文学我也买了,这套书我感觉最好的是书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坦坦娘下面帖中的那个故事(好奇的粉红小猪),我也给湾讲过,记得故事中小猪遇到了鸡和鸭,还有关于鸡脚和鸭脚的描述,湾听后虽也知道鸭脚是有pu的,但不具体,第二天我特意去卤菜店买了鸡爪和鸭爪,她一看就明白了,还可爱地说人的手没有pu,和鸡脚是一类的。
还有一次讲到小口袋文学中的另一个故事,小画家把天上的云当模特,云却一会儿变成象一会儿变成老人一会儿变成小狗,讲完故事后有一天天快下雨时我带湾出去看云的变化(这种时候云的变化多,快),她不仅明白了云可以变故事中的东西,还可以变其它的。后来幼儿园的老师正巧问到小朋友天上的云象什么?她的回答是:云会飞,象彩带在天上飘,云还会变,一会儿象狗狗,一会儿象大象,一会儿象老虎。。。。回答得远比故事中的好。
另外,对于故事中出现的天上为什么下雨呀,小金鱼在鱼缸外看着比鱼缸中偏大等等,我都是通过做些小实验或是给她看实物,让她亲自观察来真正明白其中的奥秘。
给孩子讲故事本身很容易,可是要让孩子明白故事的内涵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每次讲过故事,我总是担心她会不明白哪句话,不明白哪个道理,有时候生活中出现相似的情形,就立即和她一起复习讲过的故事,很多时候,孩子其实已不记得故事的内容了,只是我这个做妈妈的还在想着呢:(,呵呵,所以我觉得讲故事是件很累的事。
砖抛完了,暂写这么多吧:)
另外,请教各位,孩子不爱听故事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引导?.
湾湾妈妈:很好,可以提高孩子对自然和事物的观察能力,但是
你好。你的讲故事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学习,因为可以帮助孩子去提高对自然的观察能力。但是从你说的情况看,你的故事讲的可能比较缺乏想象力。这个年龄的孩子,最关键的是要在孩子讲故事中去提高孩子的语言理解表达能力,特别是想象力,对五岁以后孩子我们有更高的要求。为什么孩子不太愿意听故事,可能与你的讲的太成人化有关。这个星期,你挑一个故事,不要太长,要适合孩子,你讲给孩子,连续几天都给他讲,然后你告诉我(我要知道故事的内容),你是如何讲的,对孩子有什么要求,孩子有什么收获。
湾湾妈妈:
张教授好:
您说的情况我确实没思考过。
我讲故事的初衷本来也是这样的,三岁半以前,她能够安静地听,并且爱听重复的故事。可是我发现孩子三岁半以后,就不仅仅满足听故事,往往总是要求模仿故事中的情节,比如故事中的主人公做了个风筝,她就想做一个。
我自已的感觉,孩子现在不愿听故事可能和兴趣很多有关,晚上回家后爱画画,爱做手工,爱跳舞(还多次要求我送她去学呢),在她做这些的时候,我很少提出给她讲故事,但如果她要求,我还是会给她讲。
另外,我自已感觉孩子的想象力还不错(幼儿园老师也多次告诉我她想象力好),对故事中的一些细节所做的实验,往往是孩子问:为什么,而且非常想弄明白的时候做的,好象并不影响她的想象力。(呵呵,也可能是我没注意到),她对故事的记忆较好,一般象小口袋文学中这么长的故事,讲一遍就基本能记住。
您所说的挑一个故事反复讲,我今晚就试试,但可能很难重复讲几天,她现在能认识很多字,每次我说讲某个故事,她总要自已先看看(她能看明白一些),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