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活动中,我创设宽松的语言氛围,有趣的情节表演、让幼儿在快乐的情境中敢说说,乐说并会说,进一步提高了幼儿语言讲述的兴趣和讲述的能力,提高了幼儿对文学作品的感悟能力。
3、这个故事一个很好的亮点是乌龟在面对强大的大象时,动脑筋、想办法,机智地利用蚂蚁、木球、穿山甲来与大象进行比赛,在大象输了三场比赛后,意味深长地对大象说:“要记住,你和大家一样,有长处也有短处,以后可别再骄傲了”这样的话。对这样一个理念,我也作为本活动的重点,在倾听了故事之后,我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幼儿讨论:“大象和蚂蚁、木球、穿山甲比赛,怎么都输了呢?原因在哪儿?”“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大象说什么?”“那我们小朋友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这些问题有的和故事结合紧密,有的走进了现实的生活,和幼儿自身结合在一起,幼儿在故事的熏陶下,在集体的交流讨论中,初步明白在生活中自己有了本领也不能骄傲,做人要谦虚的道理,我想这样的思想观念对孩子们来说一定会是终身受益的。
当然,有收获的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教学上的很多不足,例如,在活动设计中,有的问题的设计开放性不够;有的时候我害怕孩子们们不会,会抢着帮助他们完成。今后,我将不断努力,在教学设计教学调控等方面下功夫,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成为我和孩子们绽放生活活力的场所。
附故事:乌龟和大象有只大象走起路来吭吭的,大鼻子“塔塔塔塔”的甩。森林里的动物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以为他的脚可以把什么动物都踩死,它的鼻子可以把什么东西都卷起来、扔出去。
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支奇怪的队伍:乌龟、蚂蚁、穿山甲,还有一只呆头呆脑的大木球。大象瓮声瓮气的说:“这是些什么玩意儿?”“诶!尊敬的大象,我叫乌龟。听说您力大无比,能把什么东西都踩死、什么东西都卷起来”。大象得意的“啪啪啪啪”地甩动两下鼻子说:“嗬!我的厉害谁不知道呢?”乌龟又说:“可我不太相信,我想亲眼看看您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大象发火了:“嗯!你竟敢这样说话。”乌龟把蚂蚁、穿山甲、木球都叫到面前来说:“尊敬的大象,如果你能够抓住蚂蚁,卷起木球,踩死穿山甲,那我就佩服您”。大象还没有听完乌龟的话就叫起来说:“来尝尝我的厉害吧!”
乌龟先请小蚂蚁来和大象比。小蚂蚁小得几乎看不见,大象大的能遮住半边天。大象用鼻子去抓小蚂蚁,没想到怎么也抓不住,大象气得不得了,拼命的想把蚂蚁埋到土里去,可是一转眼小蚂蚁又找不到了。忽然大象“阿嚏”打了个喷嚏,大象又甩鼻子又跺脚的叫了起来:“哎哟哎哟,痒死我了,哎哟,哎哟,小蚂蚁钻进我的鼻子里啦!”乌龟笑着说:“如果你服输了,我就叫他出来”。大象痒的眼泪都淌出来了:“我输我输!”这一次,大象输了。
乌龟又叫出木球对大象说:“只要你能够把它卷起来,就算您赢。”大象哼的一声说:“嗯!大树我都能卷的起来,还用说这个圆家伙!”大象“啪啪啪啪”甩鼻子,用足了力气对着木球一伸鼻子就卷。诶!奇怪了,这个圆家伙怎么一碰就滚呢?这样圆溜溜的木球滚呀滚,笨乎乎的大象追呀追,滚过来追过去,大象累的气喘吁吁,满身大汗,木球还是卷不起来。第二次大象又输了。
“大象,现在是最后一次了,您不是能把老虎踩死吗?您能不能把穿山甲踩死呢”?穿山甲一声不吭的趴在地上,大象不等乌龟说开始,抬起像柱子一样的腿,对着穿山甲一脚踩下去。灵活的穿山甲一下子蹿到了大象的身后,大象刚转过身,穿山甲又钻到石头缝里去了,大象气得拼命踢,想把石头踢开,腿都踢酸了。只听见乌龟哈哈哈大笑了起来,他回头一看,穿山甲已经坐在乌龟的身边了。大象垂头丧气,只好认输。
乌龟说:“你要记住,你和大家一样,有长处也有短处,以后可别再骄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