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实验读本四品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1年10月10日 20:57:00

  《幼小衔接实验读本》(以下简称为《实验读本》)在我校学前班使用近一年,颇受师生和家长的喜爱。它那精美的版面,亮丽的图画,富有儿童情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一看就乐。寓教于乐、玩中学习的形式,更是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一学就通。它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一套好读本。

  作为课题实验组的成员,我们结合自身经验,想从以下四个方面品一品《实验读本》的得失与利弊,供实验单位的老师们参考。

  一、倡导内容生活化,不忽视学科知识的传授《纲要》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体现社会和时代的需求,我们应将视野转向幼儿,深人研究幼儿的需要,关注他们发展的寻常时刻,分析行为产生的本质、内在的诱因,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与他们共同构建、生成活动,该套实验教材正是以此为着眼点,折射出"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教学思想。例如:《数学活动》下册第四课《对应拿》中,"家里来客人了,请坐!倒茶,拿苹果。""吃饭了,要拿多少个碗,拿多少筷子,还请涂上一种你喜欢的颜色。""给来的小朋友一人一本卡通书,要拿多少本。"编者精选生活实例,让幼儿通过可亲可近的生活片断,快乐而巧妙地掌握"对应拿"。传统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讲授什么叫"对应拿",联系生活不紧密。同一个知识点,教和学的着眼点不一样,收效也就不一样。还如《语言活动》一改过去的 "为学拼音而学拼音,为识字而识字"的传统作法,让幼儿在生活中、故事中、游戏中快乐学拼音,快乐识记汉字。

  在研读教本过程中,我们深刻领悟"教学内容生活化"这一思想,从而指导实验行动: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学习知识而走进生活。

  二、倡导形式多样化,不忽视基本规律的遵循《实验读本》将富有儿童情趣的游戏活动通过亮丽的图画呈现出来,并通过幼儿喜欢的卡通娃娃同幼儿合作交流,构建幼儿、伙伴、教师之间的多维互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幼儿智慧潜能。如《语言活动》每一课都是通过鲜活美丽的图画,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幼儿学习,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语言,学习拼音。而且,它大胆突破拼音的传统教学顺序瓶颈,更加体现趣味性、生动性、知识性的交融。另外,我们也想提一点思考的意见:如何解决打破传统顺序的拼音教学与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的有一传统顺序拼音教学、查字典,数学活动中的无顺序认数与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要求有顺序数数之间的矛盾?希望修订时有所解决。

  .三、倡导学习自主化,不忽视适当训练量《实验读本》的《前言》中指出:本套教材采用寓教于乐、玩中学习的形式,让幼儿在唱唱、跳跳、看看,说说、演演、做做、画画、贴贴等活动中,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快,乐学习。这样的课堂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学生兴奋起来了,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起来了,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起来了。如《数学活动》读本每册每课的内容都离不开"动",体现了"活"。如拆盒子、量长宽、放气球、排顺序、找生日、涂颜色、比长短等等,构建了多维互动活生生的新课堂。对此,我们想提出努力的两点:在《前言》中,是否在"唱唱、跳跳、看看、说说、演演、做做、画画、贴贴"后面加上"想想、写写"?是否在每课内容后面适当增加笔写的训练,来逐步与小学一年级书写教学接轨。

  四、倡导课程整体化,不忽视学科特点课程的空间扩大了,编者们不再以独有的某科内容作为传授知识的单一契人点,而是把目光伸向了学科之外,大力倡导课程整合,如《数学活动》上册第13课《比长短》:在高的树下面的填空框里涂上红色,说说你知道的物体的长短、高矮,不仅安排了"说",还安排了"涂色"。如《语言活动》下册第八课《凑十歌》里有这样一首儿歌:"一加九,十只小蚁鲜;二加八,十只老花鸭;三加七,十只老母鸡;四加六,十只大斑鸿;五加五,十只大老虎。"既是有趣的儿歌,又有数学知识的渗透。我们也想提出一点修改意见,如上例中,《凑十歌》一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让幼儿认识"十",学写"十",那首儿歌每行的前半句是不是淡化了教学的主过程?有没有按学科的规律要求实施,即依据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不能重形式而轻内容。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