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班教育与“幼小衔接”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1年10月12日 10:30:11

  摘 要: 学前班教育与"幼小衔接"是当前幼儿素质教育、幼教改革的课题之一。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要搞好学前班教育,正确处理"幼小衔接",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任务和提高教师的素质。关键词: 学前教育; 幼小衔接; 心理能力幼儿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搞好幼儿教育将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幼教工作者的责任和目标。96年我省改编了学前班教材。改编的学前班教材,突出了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的思想。学前教育是入小学的关键准备阶段。如何抓好适合我地区特点与实际的学前教育,抓好学前班幼儿的素质教育与提高,使之做好上小学的方方面面的准备工作。本年度我们对此做了较多的调查和研究,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1、"幼小衔接"教师的观念有所更新,但缺乏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调查中发现学前班教师纯知识角度的准备观(即认为儿童入学前最重要的准备是学拼音、认汉字,使学生上学后学习"不吃力")已被全面的准备观所代替。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儿童的入学准备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理能力、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准备。但是,认识方面的提高并不等于教育行为有了转变,在绝大部分乡镇,特别是市内学前班和个体幼儿园,主要教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如教拼音、认写汉字。一节课让幼小的儿童写一篇田字格作业,不光是独体字,有的字要有十多笔画,甚至要有廿画笔顺的字,一节课要算十到二十道算术题,小小的年纪,就要背上沉重的纯知识学习的课业负担,这种把小学的知识当作学前班主要教学任务的做法很不恰当。他们没有把全面、综合的准备观转化成为具有幼儿年龄特点的,易于幼儿接受的教学内容。幼儿识字、书写量半学期少则在300字,多则在300-500以上,这相当于小学一年级教学大纲要求的识字量,有的甚至连小学大纲都超出了。违背教学规律,摧残儿童身心健康。

  2、作业内容丰富多样,但仍有部分作业小学化由于教师准备观发生了变化,所以部分学前班的作业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一些正规的幼儿园和幼师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在的学前班,作业内容扩大到观察作业(例如:语言课讲到四季,让幼儿回到家里或到街上、去农村亲属家、旅游活动等,观察四季的特点。讲到家电、家具等让幼儿回家观察家里的各种电器,作用、特点使用常识和注意事项等)口头作业(用简单的词语说话,与成年人对话等)手工绘画作业(如画些儿童自己喜欢的这样的作业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为上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但也有一大部分乡镇特别是市内的个体幼儿园,他们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要求,除上课教超大纲的内容外,留作业也是量很大,内容单一,清一色的文化知识,字少则10个,一字一趟,多则20个,一字一趟,另加数学题10-20道,并有100以内的加减法,还有混合运算的题。3、游戏"进入"学前班,但形式单一,时间短游戏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一般的课堂教学,教师都注重在30-3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或两个以上游戏,以缓解幼儿的学习疲劳和再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但时间较短一般都占课堂时间的2-3分钟,有些生硬的感觉。有的教师游戏的穿插与设计不尽合理,本来讲的知识正在上下衔接点上或幼儿正在兴趣浓、注意力集中时,教师却突然说小朋友学的很累了,咱们轻松一下,一下子把学习的积极性打消了,再捡起来讲就没有那种先前的火爆劲了。最缺乏的游戏还是那种单独的利用一节课或1小时或者再多点时间设计的符合某种学科的某个内容的游戏设计。如:根据语言课当中的故事,看图讲述、续篇故事,而设计的"角色游戏"。数学课中的内容如:数的组成与分解、对数、序数、认识几何图形等,而设计的智力游戏,科学活动内容中,利用几何图形造房子等(结构游戏)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前班教师对于促进幼儿想象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游戏还不了解,不会指导,只是狭意的理解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是在课堂设计一点游戏,平时活动很少有单纯的游戏活动。)有的教师搞单纯的游戏活动,也无外乎是户外体育游戏。说明他们对游戏含义的理解较窄。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