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班教育与“幼小衔接”(2)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1年10月12日 10:30:11

  4、幼儿上课时间偏长,我们所到之处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看到的课程表,基本上与小学同步,上午4节,下午2-3节,每节课的时间有些地方是30-50分钟,绝大部分是40分钟,这样长的学习时间,对5-6岁的幼儿来说是很疲劳的,有害幼儿的成长发育。二、关于学前教育的思考上述的现象引起了我们以下几点思考:1、关于学前班的任务问题这是个老问题。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的领导、幼师都明确地认为学前班的任务是为幼儿在入学前做好习惯、学习、身体等方面的准备,但到底是哪些具体内容,方法怎样,却没人能说得很清楚。以学习准备为例,现在学前班教师把正确坐姿,正确的握笔方法,听从教师的指令,会写数字、汉字,会做数学题等作为学习准备的主要内容。不可否认,这些准备的确是必要的,但却很表面化,如坐姿、写姿、看姿等常规都欠火候,或者说是很不够的。因为学习方面的准备更应当是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心理能力准备。如读书学习,首先,幼儿应具有准确的发音能力和对音调、语调的感知能力。因为这是读准字音、拼音的基础。第二,幼儿应具备与读写活动有关的方位知觉,即左、右、上、下、中间、里、外等。因为无论拼音字母、汉了还是数字,均有明确的方位规定,而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得较晚,在部分幼儿眼里"3"和"M"是一回事。即然合体字,"部件"的位置就是组字的关键。在初入小学的小学生当中,把"知"字写成"口矢",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第三,应具备准确的图形观察能力。这是因为汉字中形近字比比皆是:如大和太、了和子、未与末等,当这些字呈现在幼儿眼前时,如果他们发现不了其中的差别,很容易将它们混淆,从而降低学习效率。第四,应具备理解、比较、概括、分类等能力。因为汉字是音、形、义三者结合的表意文字,识字过程中必定有思维活动的参与,学习者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对字形、字意的理解也会较深、较透。如:姐、妈、妹都表示女人,都有女字旁;树、梅、松属木本植物,它们都有木字旁;江、河、湖、海都与水有关,它们都有三点水旁等。在学生识字过程中,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如果学生的理解、比较、概括、分类能力都比较强,那么他就不难找到其中的规律,其概括能力强、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学会分段以及写段意、中心思想等都大有益处。由此看来,学前班的任务核心应是培养幼儿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心理能力。这些能力不是某一具体的学习内容,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自由迁移。因此,不仅使学生在小学一、二年级受益,而且会延伸到小学中高年级,甚至终身受益。以上各种能力的提高除课堂外,还应渗透到各项游戏与活动中进行。2、关于学前班怎样理解"幼小衔接"的问题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是我国"八五"期间教育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找到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许多关键点,提出了"幼小衔接"的思想。这对于幼儿园及学前班工作无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学前班的儿童来讲,重要的是完成从家庭向小学的过渡,因此,学前班教师应把精力放在仔细研究儿童在学前阶段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方面尽量贴近他们并促进他们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应体现在学习小学知识方面,而应该在促进其心理能力的提高方面。尽快尽早实现从一个幼儿到小学生的过渡阶段。

  3、关于幼儿教师素质问题《中国教育改革纲要》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这就说明,要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和"幼小衔接的成功,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这是实现一切教育目标的保证,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自身形象和良好的道德行为,热爱、理解、关心幼儿,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技巧水平、组织能力,要有善于观察、了解、分析、指导幼儿的能力,会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方法进行教育实践。以上是本人在抓教研工作中,从调查、分析学前班教育教学中得到的一点体会和个人看法。今后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中,寻求一个教学内容适度、教学方法合理、教学手段恰当、教学目标一致的良性循环的学前教育,将是我们幼教工作者的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