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入学前规则意识教育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1年10月12日 10:30:45

  幼儿从幼儿园毕业到小学一年级,标志着他的一生新阶段的开始:幼儿需要努力从心理上适应环境,建立一系列新的行为方式,以满足新生活的需要。从研究调查中得知.入学初期,部分幼儿适应困难、好动、难教、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不守纪律、不愿听讲,这些正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因此,要做好幼儿园教育向小学教育的过渡,关键在于及早做好并缩小过渡"坡度"的工作,培养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的能力是幼小衔接社会适应性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规则意识教育的必要性俗语说"无规不成方圆",假如我们所处的社会没有一定的行为、生活规范的约束,整个社会生活将会失去秩序,陷入自由、涣散的状态,社会将得不到发展,人类将失去进步。因此,在人类生活中离不开规则的制约,它是人类社会性适应的依据。面对生活,我们不但要主动地生活,创造地生活,更要规范地生活。按照一定的社会规则,正确把握生活的方向和原则.有效地协调自己生活观念和行为,使之符合内在道德和社会规范,体现高度社会化、民主化的精神。学龄幼儿作为人类社会个体发展的一员,自然离不开社会的规范要求,据有关对小学生规则意识与语数成绩相关情况的研究表明,儿童的规则意识能力与其逻辑思维能力成正相关关系,评价规则意识得分高的儿童,其语数成绩得分的情况也相应高,评价规则意识能力得分差的儿童,其语数得分情况也相应低。可见,规则适应能力的发展对幼儿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有直接的影响。由此,我们应当认识到培养幼儿规则适应能力在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的教育衔接中的重要地位,采取相应的措施,抓好学前幼儿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减小幼儿在入学后适应的坡度,有效地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及社会性的发展。

  二、规则意识教育中应遵循的原则在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能力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热爱、尊重幼儿和严格要求幼儿相结合原则:    教师对幼儿的热爱,是塑造幼儿灵魂的一种伟大力量.是打开幼儿心灵的钥匙:教师对幼儿的热爱。必然能得到幼儿爱的回报,从而在爱的基础上,对老师产生信任,能在意志上努力服从规定的秩序和完成在集体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一切要求。爱幼儿并不是溺爱,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有理智的爱.溺爱违背热爱幼儿的原则真正爱幼儿就必须尊重幼儿。尊重幼儿也是教育幼儿的前提,尊重幼儿是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尊心:自尊心是一种自尊、自爱、争强好胜的心理,是促使个人克服缺点,发扬优点,积极向上的因素,是人们身上一种进取的动力。教师更应尊重那些淘气的、由于不会控制自己不恰当的行为而暂时未能遵守纪律的幼儿的自尊心,否则会使他们思想上抵触,情绪上对立,无法接受正确的教育。尊重他们的自尊心,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尊重与要求,关怀与批评相结合,在要求、关怀、批评中体现尊重:严格要求幼儿就是根据教育任务向幼儿提出合理的要求,并且坚持执行,不满足幼儿无理的要求;不迁就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不允许幼儿破坏他们应该而且能够遵守的规则。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合理的,只有符合幼儿接受能力的严格要求,才能使幼儿的行为纳入合乎道德规范的轨道。要让幼儿在积极的活动中理解教师的合理要求和行为规范的实际意义,并逐渐学会遵守各种规则。

  (二)教育影响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原则。

  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各方面都要按照教育目的,坚持长期性和一贯性原则。Rii胃一贯性,是指在幼儿规则意识与执行规则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和坚持不懈。同时,幼儿的坚持性、稳定性较差,容易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必须重视教育影响的一贯性要求,坚持贯彻始终。并经常督促检查,使之不断巩固,逐步提高,前后要求不连贯,时断时续的教育影响,是不可能有效地形成幼儿良好的规则习惯的。一致性是指表现在幼儿园、家庭内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一致。幼儿园中成人之间的要求应一致,特别是班上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在对幼儿的具体要求和态度必须取得一致:家庭中各成员的教育影响也应一致,并保持与幼儿园教育的统一性,不然就会造成幼儿思想上的混乱,无所适从,或带来行为表现的两面性,这都不利于教育幼儿。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