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专业提请1. 注意"预成"与"生成"的关系。
从幼儿在园生活的一周时间可以想见,这14个活动决不是幼儿活动的全部,应该还有很多的生成活动内容,还有很多的创造空间,这也正是"新纲要"的要义之一。因为对幼儿而言,生活即课程、环境即课程、只要对幼儿发展有益的所有资源都可作为幼儿的课程。
2.注意理解其精神内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能简单照搬,因为任何优秀的方案设计(或课程体系)都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都不可能成为"金科玉律",我们只有根据自身所带幼儿群体,智慧地借鉴、批判性的吸纳、创造性地运用(如对目标指向的调整、对目标难易度的调整、对活动内容的调整、对活动过程更应根据幼儿活动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等,努力体现"目标导向、幼儿为本"的现代教育新理念),把它变成最适合自己所教的学生群体的方案、甚至是变成适合每个发展个体的方案才是最好的方案。
3. 用"爱心"和"专业"换取幼儿的发展。心中既要时时有目标,更要"分分"有幼儿,尤其对初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更应多一份特别的关爱,"拉拉小手笑一笑、亲亲小脸抱一抱"是不可缺少的。还应尊重科学和规律,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特点,善于用赏识、鼓励、等待等人文关怀的策略促进幼儿的成长。
4.应学会在生活中提取课程,更应努力将课程还原于生活,使课程生活化、环境化、游戏活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