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
过新年了,我在美术区中投放了一组做贺卡的材料。我精心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卡纸,另外还准备了许多装饰用的彩纸、旧图书等。可是,在制作过程中,只有少数幼儿在老师准备的卡纸上装饰,好多幼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卡纸剪成了各种形状。我生气之余又有些惋惜,好好的一张卡纸就让你们给糟蹋了。我正想狠狠地批评他们一顿,可看到孩子们剪剪贴贴、拼拼画画的认真劲,我又不忍心批评他们了,心想:让你们剪吧!看你们能弄出什么杰作来。当孩子们拿着作品给我看时,我庆幸刚才没有批评他们。在评价的过程中,孩子们举起自己的作品,自信地向同伴介绍着:“这是小船贺卡。”“这是房子贺卡。”“这是恐龙贺卡”------有些作品,如果不听介绍根本看不出像什么,可经孩子们一说,真有点道理。在老师和同伴的表扬声中,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像宝贝似的藏进了学具柜里。
分析:
看了孩子的活动,让我想到了平时在美术活动中,我们总是运用自己的眼光去衡量和要求他们,以至于小朋友也慢慢地被我们同化了,也会学着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同伴的作品。孩子的创造、想象就这样一点一点给抹杀了,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呀?猛然间我想起了一位专家说的话:我们并不要去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只要我们不要抹杀孩子的创造力就行了。
反思:
评价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让幼儿获得对于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和能力这一要求,落实到具体的美术教育活动中,就是鼓励幼儿人人积极参与美术活动,个个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评价就应该强化其发展功能及内在的激励机制,即用“以人为本”的态度,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他们自信地参与美术活动,并在这一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关注幼儿活动过程的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其美术作品,因为作品是幼儿自我构建的艺术产物,是他们表达其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与感受的一种形式。对于作品的评价,既可以由教师来进行,也可以有幼儿自己来进行。教师评价每市作品的价值主要是对培养幼儿审美评价能力起正确的导向作用,为幼儿评价能力的发展提供“支架”,最终让幼儿获得自由的审美评价能力。同时,让幼儿观赏同伴的艺术作品,也有助于幼儿向同伴学习。
在具体评价时,应尽可能地发现幼儿美术作品中的优点,因为这些作品都是孩子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教师的每一个赞许的目光,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激励孩子们积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