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告状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13年03月19日 13:51:28

  一、案例描述:

  餐后活动时,我组织孩子折纸,许多孩子都在认真地折着。突然丹丹来告状,“琦琦在打莹莹”,于是我叫上了琦琦和莹莹,教育她们要团结友爱。过了一会儿,颖颖也来告状:“源源在说话”,“欣欣没在折宝塔”,看到老有人来告状,我就随口说了一句:“噢,老师知道了。”便没有马上作出反应。当颖颖告状以后,发现老师“反应冷淡”之后,于是她也坐不住了,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起话来了。

  看到这个情况,我知道我的处理方式有问题了,于是,我走到颖颖身边,说:“你刚才坐得很好,要保持呀!欣欣可能不会这宝塔,你去教教她好吗?”“好的。”颖颖听到我的表扬显得非常高兴,乐颠颠地去教欣欣了。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

  幼儿大多爱告状,告状的次数多了,老师便觉得心烦,有时对幼儿的告状,心不在焉的说声:“好”便敷衍了事。

  其实,幼儿的告状就是一种变相的询问,或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当她告诉老师“××坐得不好时”,其实也是告诉老师“我坐得很好”,如果老师这时不及时表扬、批评,幼儿便认为老师可能让说话;告诉老师“××没在折宝塔”,表示她在认真地做老师教的事。可是这时老师的冷淡让她感觉到失落,于是表现为故意的说话,从而引起老师的注意。这时老师及时发现了自己的失误并做出正确地反应,使教育契机得以利用。

  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孩子的告状,从孩子的告状中教师可以了解到其他孩子的活动情况,如果我们教育方法得当,还会提高教育效果。这时,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观念:正确的规则意识。事实上,大班孩子已经有了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让孩子做小老师,互相监督、互相提醒,或让孩子自己制定规则要求,这样不但有利于规则习惯的养成,也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识。

  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正确对待幼儿的告状,及时明确的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当幼儿抱怨别人不守规则,要求使其遵守规则时,教师应支持孩子,明确每一个人都要遵守规则,并及时肯定其积极方面,以强化起积极行为。


互联网 baby611.com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