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胎教的作用事实已经证明,受过胎教与没有受过胎教的婴幼儿,其智商是差距很大的。过去人们总认为胎儿是无知无觉的小不点儿,一团没有精神现象的血肉之躯。事实上不是如此。国内外胎儿医学和妇产科专家在临床检查中,在运用精密的科学仪器进行观察时,都发现胎儿在母亲腹中的状态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崭新的“胎儿形象”,同以往小儿科文献中记载的“胎儿处于被动状态,无精神 活动”的观点完全相反。事实上,胎儿不仅具有听觉、视觉等能力,还具有触觉、味觉等能力,我们可以先来了解一下胎儿每个月的变化:(逐月展示每个月的胎儿图)第1个月:鸡卵般大小,同妊娠前无异。此时的宝宝被称做“胎芽”。
第2个月:初具人形,四肢也已有雏形。内脏五官开始形成,早期心脏形成并有搏动。
第3个月:头部约为整个身长的1/4,内脏器官更加发达。通过超声波仪器已能听到胎儿的心音。
第4个月:胎盘形成,与母体的连结更加紧密。胎儿的手足开始活动。外生殖器可确定胎儿性别。
第5个月:胎儿长出头发,嘴开始张合,眼睛会眨动。
第6个月:胎儿脑细胞形成,会吮手指,出现听觉。
第 7个月:出现打嗝似的规律性胎动,眼球开始转动,出现味觉。
第 8个月:胎儿会有冷热感、会觉察明暗变化。
第9个月:胎儿会笑、会皱眉,头发已经长长。孕妇可以找到胎头、耳朵的位置。
第10个月:视、听、触、味等感觉已健全,出现明显的好恶情绪。
胎儿的这些表现,为实施胎教并产生良好的作用做了很好的铺垫:美国费城一家生理研究所对200多名受过胎教的4-7岁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受过胎教的儿童比没有接受胎教的对照组智商要高20%-45%。国内的胎教专家也对胎教的作用作了鉴定:将41例在妊娠期间定时接受音乐、语言、抚摸等胎教内容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后的第4天、第5天、第6天进行行为神经监测与评估,并与26例非胎教新生儿进行分组对照。结果显示,胎教组新生儿的安慰反应、对光习惯形成、对声音习惯形成、非生物听定向反应、非生物视定向反应等9项行为能力得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非胎教组。
但如果说胎教能使孩子成为“神童”却有些言过其实。因为“神童”(即智力超常儿童)是良好的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综合影响的结果,而胎教虽能促进胎儿大脑发育,但单凭胎教却不能塑造“神童”。
受过胎教的孩子具有以下特点:
01、对音乐敏感,有音乐天赋。一听见胎教音乐,则表现出非常高兴,并随韵律和节奏扭动身体;02、音感准确,学习唱歌、音乐的速度快。
03、不爱哭。虽然婴儿在饥饿、尿湿和身体不适时也会啼哭,但得到满足之后啼哭便会停止。还由于受过胎教的婴儿感音能力较好,每当听到母亲的脚步声、说话声就会停止啼哭。孩子比较容易养成正常的生活规律。如在睡前播放胎教音乐或母亲哼唱催眠曲婴儿就能很快入睡,满月后就能养成白天醒、晚上睡的习惯。
04、心理行为健康,情绪稳定,总是笑盈盈的,乐呵呵的,非常活泼可爱,夜里能睡大觉,很少哭闹,父母反映孩子好带,和整天笑呵呵的孩子在一起,有无限乐趣;05、语言发展快,辨别能力强。受过胎教的婴儿4个半月时能认出第一件东西,6~7个月时能辨认手、嘴、水果、奶瓶等。这样的婴儿能较早理解“不”的意思,早期学会服从“不”的孩子更懂事、更听话。他还会较早学会用姿势表示语言,会做“欢迎”、“再见”、“谢谢”等动作,也能较早理解别人的表情,所以,显得特别聪明可爱。一般到一岁会说2~4字句;06、能较早与人交往。婴儿出生2~3天就会用小嘴张合与大人“对话”,20天左右就会逗笑,2个多月就能认识父母,3个多月就能听懂自己的名字;07、手的精细运动能力发展良好,手抓握、拿、取、拍、打、摇、对击、捏、扣、穿、套、绘画等能力强;08、大运动能力发展优秀,这些孩子抬头、翻身、坐、爬、站、走早,动作敏捷,协调;09、记忆力比较强,记忆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