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几岁给宝宝分床睡的?这些分房睡谣言,千万别信!

妈咪爱婴网 www.baby611.com 2022年08月31日 09:58:23 

  你是几岁给宝宝分床睡的?

  前几天几位当妈的同事聚在一起讨论到了这个话题,有位同事哭诉道:你们到底怎么训练娃分床睡啊?

  我训练了一个多星期了,宝宝每晚坐在门口哭不肯回房间,昨晚哄睡我们回房后,第二天发现她抱着枕头,手里拿着玩具睡在我们房门口,看着很心疼”。

  我问道:你女儿多大了,怎么就要开始分床睡了?

  同事说:2岁了呀,我看好几个育儿博主,都说2岁就得分床睡了。

  其她几个同事开始参与讨论:

  才两岁,急什么,太小啦

  对啊,我儿子5岁了,其实也很少分开睡

  都5岁了还不分床?这有点不太正常吧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太理解妈妈们的焦虑了,孩子什么时候分床睡?怎么分床睡?可以说1000个妈妈有1001个答案。

  如果你再看看网上的说法,那就更焦虑了:

  “3岁4岁不分床,5岁6岁悔断肠。”

  “孩子分床睡超过这个年龄,就危险了。”

  “3岁后不分床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分床分房睡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很多爸妈都会疑问:多大和孩子分床、分房合适?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孩子分床分房这件事~

你是几岁给宝宝分床睡的?这些分房睡谣言,千万别信!

  这 3 个火遍朋友圈的

  分房睡谣言,千万别信!

  之前我在朋友圈中,看到很多家长分享过关于和孩子分房睡的文章,其中流传最广的说法是:

  不分房睡,孩子就不会独立;

  不分房睡,孩子会性早熟;

  不分房睡,孩子还有可能出现心理疾病。

  其实,这些说法多少有些骇人听闻了。

  对于分房睡与孩子独立性的关系,世界著名亲子睡觉专家 James McKenna 博士曾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提到:

  近年来的研究结论跟过去的相反,幼儿过早单独睡对健康成长没有益处。相反,与父母同睡的孩子,未来会拥有更成熟的减压能力,性格更独立、更自信。

  划重点:幼儿过早单独睡,对健康成长没有益处!

  因为年纪较小的孩子在生物学上就习惯性地靠近母亲,以求得安全感。

  所以,与流传的说法恰恰相反,过早分房睡才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导致孩子长大后逐渐“妈宝化”,因而难以拥有独立的人格。

  那不分房睡,孩子就容易性早熟吗?

  性早熟主要是由脑部病变,或误食性激素药品所引起的,和分床、分房没有任何关系。

  过去,由于经济条件较差,大多数家庭都是孩子和父母同睡一张床的。

  而如今孩子性早熟的几率,却远远高于过去!

  这足以说明性早熟的元凶不是分床、分房,而是那些孩子爱吃的“垃圾食品”、含有激素的药品等。

  而对于“不分房睡,容易让孩子形成人格障碍”的这个说法,就更加离谱了。

  专家 James McKenna 博士和他的团队,曾做过一个关于亲子睡觉的长期纵向研究。

  他们跟踪了 205 个家庭,从孕晚期开始,一直到孩子 18 岁,研究各自家庭分房睡年龄对孩子的影响。

  之后,研究人员在这些孩子 12 岁和 18 岁时,进行了认知、性格和行为上的测评。

  结果显示:并没有发现任何孩子,因为亲子共眠导致问题性后果。

  儿科协会也曾发出建议,他们认为:

  在孩子 1 岁以前,必须和父母睡在同一个房间,这样可以显著降低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发生率。

  所以孩子最早可以从 1 岁开始尝试分房,但这条建议,仅仅为我们界定了最早的分房年龄。

  对于最晚分房的年龄,却一直都没有权威的界定。

  的确,过早过晚分房,对孩子的未来的成长都是不利的,但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以年龄为标准,去评判是否让孩子去做一件事。

  可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育儿不能一刀切。

  希望家长们不要尽信谣言,也不要生搬硬套,而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节奏,在合适的时机下进行引导。

  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合适的分房时机呢?

你是几岁给宝宝分床睡的?这些分房睡谣言,千万别信!

  孩子分床的最好时机

  应该是当他准备好的时候

  前不久,有一位妈妈留言说,女儿已经六岁了,是不是应该要跟父母分房睡,可是孩子很抗拒这件事。

  曾经尝试过几次,可是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每次答应的好好的,可是一走到自己的房间,她都会临时变卦,然后要回到我身边睡觉。

  有一次我好不容易将她哄睡着了,但她半夜起来又哭喊着说:怕黑,一个人睡觉太可怕了……

  其实这正是孩子在告诉妈妈“我还没准备好”,孩子可能会怕黑、怕独处、怕各种他担心的事情发生……这时,与其强迫孩子接受,不如顺其自然

  正如伊能静曾经在微博中说的那样:

  孩子迟早都会的事,为什么那么着急?

  可能某天,孩子要求自己睡,就在你猝不及防的那一天。

  大家常说的“2岁分床、5岁分房”只不过是根据多数孩子的情况给出的一个建议年龄。

  不必追求那些量化得很精确的时间,与其把焦虑带给孩子,不如放松下来,想些适合的引导方法。

  分床、分房睡,

  自然过渡用这几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