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他可能更容易适应这个环境。
徐凡:容易应对这个焦虑,但是变化是自然发生的,变化就会产生这个焦虑。
主持人:我们还要有耐心,等待他有时间来适应。
徐凡:在这个时候父母可能最容易说的一句话,你看幼儿园多好啊,老师那么好,幼儿园有那么多好玩具,你别哭了,有什么不好的,幼儿园有游戏,其实焦虑不是一个讲道理能解决的,你讲很多道理其实这么点小孩不懂那些道理,不听,他有很多是感觉的东西,他更相信自己的感觉,我看不见妈妈,别人不理解我,我原来一哭我妈肯定知道我想要什么,现在我哭怎么老师不知道该干什么,老师肯定经常束手无策,顶多把他抱抱。
还有一个,在这个哭的过程中,其实父母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传递一种信息,父母也离不开孩子。父母实际上在把孩子送进幼儿园的那个时刻,在家里也好、在路上也好,他的心情是相对复杂的,他很怕孩子在幼儿园受委屈,很怕孩子在幼儿园哭。
主持人:那说明这种焦虑其实是双向的。
徐凡:是双向的,这种依恋是双向的,所以这种依恋在分离的时候就会彼此都痛苦,父母的这种情绪不可能不传递给孩子,因为孩子对父母的情绪都是非常敏感的,我们都是可以理解的,让孩子哭一会儿、让父母哭一会儿,父母可能也需要哭,彼此把这种情绪释放出来,其实可能也是一件好事,有很多观察说明,并不是孩子不哭就是一件好事,因为他面临这种焦虑,因为他需要释放这种焦虑,有的时候哭完了反而好了。这时候我们其实应对孩子的这种哭声的时候,其实你自己都要哭,你绝对不能说出你不理解为什么孩子要哭的那种,有什么好哭的,这种话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不理解,你还不如孩子哭的时候告诉他我很理解你,你可以哭一会儿,你肯定有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办,但是你会知道的,我相信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就给他一种信心,就是说你要给他一种信心的时候,实际上就是给他一种情绪上的安慰,你承认他的情绪,你知道他慢慢会好起来,即使他不理解你现在的话,但是你给他一个这种态度的话,孩子是会感觉得到的。
然后你还可以在这个时候设计一个告别仪式,我记得我孩子那个时候也哭,开始我也很无奈,就是生生的让老师抱走了,哭的跟什么似的,后来我们想是不是没有必要,有的时候我就会说,你哭会儿吧,抱着他,我说你哭几下啊?他会伸一个小手,我说哭五下啊,我就给他数,1、2、3、4、5,其实数到5的时候那个哭已经不知道是为什么哭了,我说哭够了吗?他都不知道为什么要哭,他觉得哭是负担了,他得哭满这5下。